北大博士生骗到联合国 判无期

发表:2008-01-06 15: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名被开除的北京大学博士以自封的"中办调研局局长"、"北京大学教授"的身份,不仅骗了数十名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而且居然从联合国骗取了正式任命的"联合国专家"身份。最近,这位北大博士喻晓最终把自己骗进了监狱,在北京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

据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喻晓"的真名叫"喻修廷",1958年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1998年喻晓考取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喻晓入学不久,因为与一位张先生产生矛盾,便虚构了一个"被害人",并以"被害人"的名义写信给 国家和公安机关领导人,诬告张先生有强奸、杀人、诈骗、虚开增值税发票等犯罪行为。2000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以诬告陷害罪判处喻晓有期徒刑8个月。北京大学开除了喻晓学籍。
骗得"联合国专家"身份

从看守所里出来不久,他以"中办调研局局长"、"北京大学教授"的身份,向联合国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递交了简历,请求成为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当时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想聘任一些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司局级干部担任委员,以期推动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所以,喻晓顺利成为"联合国专家"。

县委礼堂作时政报告

2003年4月,联合国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对四川省某市某区的绿色产业示范区进行考核验收。在验收专家的名单里,喻晓的名字后面注有职务为"中办调研局局长"。

在四川某县,喻晓在县委大礼堂作长篇报告,对于这次报告,不但当地媒体作了报道,县委办公室还专门发了通报。

在广东、浙江等地,喻晓多次参加多种会议和论坛,多次发言和讲演,在获得一些劳务费用的同时,也被当地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实际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内设有调研室,但却没有调研局这个单位。

诈骗企业475万元

浙江甲集团是国家重点企业之一,总资产25亿元。2003年底,喻晓以"中办调研局局长"的身份来到甲集团。喻晓表示要针对甲集团的情况写一份报告,报送中央领导。当喻晓提出由他组织甲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一次高层论坛时,甲集团的领导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04年4月18日,喻晓以中国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组织甲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论坛,甲集团为此支付给喻晓人民币56万元。喻晓先后十余次到甲集团,每次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余人,喻晓带来的均是货真价实的专家、教授,前后骗取浙江甲集团376万元。

2002年至2005年喻晓共骗取5家企业475万元。

专家跟他到企业混吃喝

除了虚构的"中共中央调研局局长"和骗来的"联合国专家"身份之外,喻晓之所以能够骗取他人信任,还有一些必要的道具,那就是随喻晓到企业调研的专家们。

喻晓在北京大学读博士时的导师闫先生对喻晓因诬告陷害他人被学校开除的事是知道的,但当喻晓走出监狱,突然以"中办调研局局长"的身份邀请他去企业调研时,闫先生不但跟随着昔日让他蒙羞的学生去了企业,而且没有得到比其他专家更多的报酬,也只是混个吃喝而已。

地方核实身份 终于东窗事发

直到2004年十月,喻晓又在四川某市重施故技时,当地政府专门对喻晓的身份核实,发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内设有调研室,但没有调研局这个单位,也没有喻晓这个人,事情才东窗事发。据悉,喻晓共购买三辆轿车、六套北京黄金地段的房产,还有一百多万的存款。

今年十一月十五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喻晓无期徒刑;以招摇撞骗罪判处喻晓有期徒刑九年,合并执行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来源:大纪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