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参观建设中北京奥运村

发表:2008-03-06 07: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奥林匹克村依是大工地 

星期三,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向中外记者开放了依然在建设中的奥运村。负责奥运村建设和服务的官员表示,相信北京奥运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都将被证明是世界一流的。

到现今中国旅行的外国人一个共同的印象是,整个中国就象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建设场地。即将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给人的这种印象尤其深刻。为了举办奥运会,北京进行了并依然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扩建。

有许多批评人士批评当局为了举办奥运会,强行拆除许多传统居民区,侵犯人权,毁坏北京古都风貌。但中国当局表示,举办奥运会,为国争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奥运会的建设也符合环境保护的世界先进潮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所谓三大奥运理念。

*建设硬件软件一流奥运村*

星期三下午,北京奥组委奥运村和残奥村建设团队的副主任于德斌陪同记者前往参观依然在建设收尾阶段的奥运村。于德斌特别指出,奥运村建设所使用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太阳能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将奥运村内的生活污水处理之后浇灌村内花草树木,所有这些硬件建设都是世界先进水平的。

负责奥运村建设和服务的官员于德斌说,他相信奥运村不但在硬件建设方面是世界一流的,而且在软件服务方面也将是一流的。

他说:"软件部分,我们也组织了北京地区一些酒店的管理集团深入到整个奥运村的服务当中去,跟志愿者一起来完成奥运接待服务任务。"

尽管中国政府掌握绝对权力,可以调集几乎是无限的资源来做政府想做的事情,但举办奥运会这样规模巨大的国际性体育活动,牵涉千头万绪,需要进行方方面面的协调,因此难免挂一漏万。在中外记者被带领参观奥运村的时候,一位英俊而彬彬有礼的年轻解说员和一位漂亮而彬彬有礼的年轻英文翻译面对奥运村地区沙盘对记者进行解说翻译:"整个奥运村在奥运期间,可以为1万6千多名运动员和官员提供居住/THE VILLIAGE WILL PROVIDE LIVING SPACES FOR MORE THAN SIXTEEN THOUSAND ATHLETES AND OFFICIALS。"

许多记者问,当初说是带记者来参观"奥运村",但是到了之后,发现村口的大标志是"国奥村","国奥村"跟"奥运村"是一种什么关系?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包括哪个?还是两者是一回事?彬彬有礼的年轻解说员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他对这些问题一概不清楚。

*到底谁将奥运会政治化?*

争办奥运会,举办奥运会,是中国党政当局所说的中国走向世界进程的一部分。为此,党政部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大力提倡"跟世界接轨"。但是,在星期三下午的记者会上,北京奥组委负责奥运村建设和服务的官员于德斌的正式发言,在很多人听来似乎难以跟世界接轨:"奥运村的运行团队的总体任务是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和奥组委的领导下,完成奥运村,残奥村的服务接待任务。"

北京政府近来一直对国际社会表示强烈反对把奥运会政治化。现在还不清楚在面对国际媒体的时候,这位北京奥组委官员为什么要这样"政治挂帅",把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指示,中共不久前召开的十七大的精神,跟中共北京市委领导这种中共官场套话跟奥运村联系起来。

星期三下午,中外记者被引领参观了奥运村内的两套样品套房。每套房子有两套洗浴卫生间,三个卧室。每个卧室有两个床位,供两人住宿。有关官员说,奥运村所有的楼房都已经出售完毕,并将在2009年全部交付给购房者。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