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近半数未成年:诚实就意味着吃亏

发表:2008-04-03 00: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上海进行的一项"你认为诚实会吃亏吗?"调查显示,近半层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

中国青年报消息,上海社科院青少所研究员徐浙宁博士,对上海986户"80一代"、"90一代"和"千年一代"的家庭的调查显示:46.1%的未成年人认为"诚实就意味着吃亏"。

另外调查还显示"千年一代"宝宝的家庭,"知识"的教育方面高于"80一代"和"90一代",然而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则显著低于前二者。

当今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榜样

一位化名辰辰的10岁小孩谈到父亲时说:"我已经1·42米了,可是售票员让爸爸给我买全票,爸爸却大声说我还没到1·40米。因为少说了两厘米,家里可以省下200元。"

谈到诚实问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钟文芳说,有些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如果有人来找爸爸,就说爸爸不在家",家长因为不想见外人而采取的成人世界的社交策略,孩子是无法理解的。

"在儿童看来,爸爸这样做是说谎了。以往家长和老师都教育孩子说谎是不对的。孩子不能理解爸爸为什么这样做,他会以为爸爸的做法是正常的,可取的,就会逐渐模仿。"钟文芳建议,家长在孩子面前,务必要以诚实的形象出现。

同时,她也强调,教师也要注意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在学校里,两个同学发生冲突时,老师不应该让诚实的孩子接受更严厉的处罚,否则会造成孩子在心理上认为诚实就会吃亏。"

然而,在成人世界中,诚实的价值确实经常被低估。

给同学、老师、同事打分时,你会实事求是吗?

另一位读初一的赵爽(化名)在给老师与同学写评语的时候都会违心地写好,写优秀的。原来是老师亲自要求学生这样做的,她透露说,在评分表发下来之前,老师都会交待同学们"要填好的",。

在自评与互评时,当在为自己"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一项打分时,她发现她的同桌毫不犹豫地写了"优秀"。

赵爽指出该学生并不诚实,因为"上次我们去商店,他把人家一个玩具的扣子拉坏了,结果装成什么事都没发生就走了。"但是,在交换本子互评时,赵爽仍然在同桌的评价手册上的"诚实"一栏里写上了"优秀"。

赵爽说。"我是想诚实地写,可是别的同学自评、互评都写了优,就你一个人不这样写不是很奇怪吗?会很吃亏吧?"

以往用作衡量道德标准的诚实已经不知不觉在人们心目中变成了贬义词。一位网友指出现在给人介绍对像说这个人"很诚实",对方就问:"是不是特老实、特木呀?"。

徐浙宁博士认为,出现这种"道德教育滞后"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千年一代"的父母学历较高,向子女传递更多知识的愿望更迫切;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功利导向"。

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则认为,当今的诚实教育太少。一方面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另一方面唯利是图的做法让很多成年人。大家经常处在良心和利益的夹缝当中。(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