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富豪绕境:一盘好菜烧焦了!

发表:2008-04-27 14: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作为两岸融冰后第一个登台的参访团,大陆"富豪团"四天的访问像一阵旋风,搅乱了台湾民众的心情,有人期待、有人振奋,也有人焦虑和反感。两岸融冰的美好憧憬,霎时间竟因过度炒作而显露出招架不住的狼狈。

问题不在这些大陆地产商姿态招摇,问题出在岛内大规模的接待阵仗,以及大量浅薄失焦的报导轰炸,把这次参访塑造成一场大陆富豪的"全台绕境"行动;于是,台湾政商人士争相"钻轿脚"的景象,自然引爆议论。

九名富豪总计五千亿的身价,散发"金光闪闪"效应,一夕间在岛内引爆"炒楼"的话题,引发房市"泡沫化"的忧虑,甚至引起人们对"台湾钱淹脚目"时代消逝的感伤。这些,不免都让这次考察之旅失去了原味,也让双方交流的善意因此减色。

随着二次政党轮替,两岸正要重启对话及交流,所谓的"富豪团"在此际意外吹绉一池春水,挑动台湾人民猜疑、恐惧的敏感神经,这恐非想将此行办成一场喜事者始料所及。但从另一面看,这次的"大陆富豪震荡",在台湾引起各社会阶层的不同反应,未尝不是一次有效的集体反省,对可能流于一头热的两岸交流炒作投下一帖冷却剂。这点,值得正面看待。

事实上,在民进党执政的八年期间,并不乏中国知名企业来台参访考察,却从未造成像这次这么强烈的心理效应。主要原因,除了岛内政局的变化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更基本的问题在,亟欲抢先打开两岸交流大门的台湾政商,对分寸的拿捏失去了准头。若论两岸交流的急迫性,农产品的登陆、陆客来台观光及三通等议题,都远较不动产投资更受瞩目;可惜,这回的第一类接触,却立刻碰到了台湾人敏感的房市痛脚,可谓一场大好的演唱会选错了开场的曲目。

令人好奇的是,这次大陆九大地产商来台,究竟谁是台湾原始东道主似乎始终莫测高深,但从县市长到地产商、宗教领袖的各方接待却是极尽殷勤,殊堪玩味。这种跨越政商界线的接待规模,固是为了让来客有宾至如归之感;但若是民间商业性质的邀访,却投射了太多官式迎迓的光影,当然会引起民间的错觉。换个角度看,恐怕也是超越了适当的规格,才使此行产生显不相称的媒体曝光效果,从而激发了民众的过度感触和回应。

试想,如果首先登台的是一个农业团,目的在考察台湾农畜产品的特质,并探讨可能的大陆销售环境;在普罗大众看来,岂不更感可亲而务实?而如果先有农业团、交通业的探路,循序渐进,台湾民众对交流的期待产生一些较具体的轮廓,富豪团的造访即不致因政商觥筹交错的过度炒作而失焦,更不致被当成洪水猛兽了。

富豪绕境的冲击,发人深省。如果把总统大选七百多万票对五百多万票的蓝绿比数,看成台湾社会心理状态的倾斜度,不论是官方或民间,都应该对这个倾斜的现实保持基本的敏感与尊重。事实上,二次政党轮替后的台湾,要面对的不仅是"八年锁国"的心理重建,同时也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这个疗程如果操之过急,难免产生不适应症,甚至引发抗拒。如果融冰的期待演成"洪水来袭"的恐惧,那就得不偿失。

两岸的交流,有许多更深刻、丰富的层次值得探索,不应仅限于经贸;可惜富豪团来访不仅被困在炒地产的议题上,且不经意地划破了"台湾骄傲褪色"的伤口,多少让人遗憾。进一步看,此行引发"敌人变救星"的讨论,更说明岛内谈论多年的"主体性"其实依然脆弱,或至少缺乏应对现实的深度。且别说,这群富豪中,不少人对台湾的民主和文化抱持深刻向往,但在媒体一片媚俗的报导下,却只剩下一本生意经,还勾起若干台湾民众的自卑喟叹,真是何其错乱!

富豪旋风吹乱了台湾一池春水,也提供了我们一个自我观照的机会。打开闭锁多年的大门迎接来客,但别忘了应待之以合宜合度之礼。好好一盘菜,就这样炒焦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联合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