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成本剧升 珠三角台商寻找出路

发表:2008-06-29 10: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张汉文指出,近两年来,规模较小的加工型台资企业面临市场成本急剧上升瓶颈,很多企业已经没有办法在中国沿海地区生存。

中新社报导,张汉文二十六日中午自成都飞抵南宁,与各地二十多位台商会长先后察看隆安县、良庆区、西乡塘区的开发区块。

报导表示,自二零零七年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台企联)成立,张汉文就考察中国北部沿海、中西部各地。他亟需解决一个问题:台商加工贸易企业往何处去?

张汉文指出,很多台资企业已经没有办法在中国沿海地区再拖延下去,加工贸易型台商面临的路线选择包括:北上、西移、南下;其中以西移路线最得中国政府支持,政策优惠吸引力最大。

张汉文说,南宁周边隆安县、良庆区的开发区距离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保税港区钦州仅仅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车程,前者适合劳动密集的成衣、制鞋业,后者临近都会区,适合高新科技厂商。

他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多项条件特别适合广东外向型台商转移,包括低廉的地价、充沛的人力资源、便宜的海路运输等优势;另外,北部湾经济区刚在今年一月由中国批准设立,许多政策优惠随之而来。

对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后,不少东莞台商转移到越南投资。已在越南发展十九年的张汉文感叹说,今年他们就遇到越南急剧通货膨胀、生产停滞。

张汉文指出,中小台商盲目转移后果非常严重,如果在越南无法坚持,可能会再度向广西在内的不同区域转移,台商当下的决定既急迫也需特别谨慎。

据了解,广西近年吸引台商投资近二十亿美元,占西部地区总额六分之一,列西部第一。

不过,清华大学教授殷存毅认为,广西经济发展也面临现实障碍,如缺乏专业人才和科研机构支撑;要承接将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台湾加工制造产业,还需有创意地使用政策优势、形成灵活制度环境,解决企业用地及金融等需求。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