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将至北京民工子弟校艰难求存(图)

发表:2008-07-18 20: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网络图片)

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在即,但是为北京各项建设而忙碌的外地农民工的孩子们,却挤在自办的简陋学校里,享受不到中国首善之都公立教育的权利,原因是他们的家长没有北京居住证。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刊登多诺惠(Anne Donohue)发自北京的报道说,位于北京西郊,专门收农民工子弟的兴知小学(Xingzhi School译音),就是由于1,200名学生的父母没有北京居住证,而不被承认为公立学校。

多诺惠说,在该校一间红砖教室里,女学生郭志玲(Guo Zhilin音译)局促不安地坐在第一排。她悄悄和同学耳语后,大声但仍然有点犹豫地说:"欢迎...到我们的...学校来。"她轻推邻座的女孩说:"这是我的新朋友韩熙(Han Xi译音),她是从安徽来的。而我是山东来的。"

这间学校所有的孩子都来自中国各省区。但没有一个孩子有北京居住证,所以都不能入读北京的公立学校。他们的父母亲是外地农民工,这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移民人口。他们没有北京户口或居住证,所以他们的孩子只能上像兴知小学这种专收农民工子弟的民办学校。

郭志玲和韩熙所在的班级有40多个孩子,挤在宽约10至15英尺的教室里。他们挤着坐在木长凳上,有几个来迟了的孩子只能挤在最后一排,背靠着墙。

孩子们的英语老师范薇(Fan Wei音译)两年前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来这间学校任教。她喜欢这份工作,也喜欢孩子们。但学校的条件很困难。她教3个年级,学生年龄从8岁到14 岁。她说,孩子们只有一本教科书,还要由学生自己出钱购买。"这当然是不够的,因为孩子们需要阅读课本。"

很难统计到底中国有多少农民工的孩子随父母住在他们工作的大城市里,因为这些孩子中大部分并没有获准在当地居住。据中国官方媒体的资料,仅北京就约有30多万名农民工孩子,在300所学校学习。但私人慈善团体估计的人数要多得多。

据"同情农民工子女"组织估计,北京农民工的孩子有50万人。这个团体筹款资助农民工孩子的学校。这些学校的质素参差不齐,但如果没有这些学校,孩子们将不得不留在家乡农村,和父母分离,由亲戚照料。或者跟随父母来到打工的大城市,但整天却无所事事,成为新一代未受教育的劳工。

兴知小学有40名教师,负责教育一千多名学生。像范薇那样的专业英语教师,学生分布在其他教师的班级。她必须穿梭在各个班级之间授课。学校校长刘书放(Liu Shufang译音)说,学校已经容纳了1,156名学生,还有另外1,000名学生在路上,尚未抵达学校。和12年前相比,学校已经大发展了。当时学校初创,只有9个孩子。刘校长说,现在学生来自24个省区,有的是南方广东省的孩子。

虽然当局已经开始集中解决中国内陆省区的经济发展,以便扭转农民工涌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趋势。但刘校长认为,投奔他的学校的学生人数不会减少。他希望当局重新考虑户口限制。他表示,只要家长在北京找到工作,就会继续呆在北京,也就会继续把孩子带在身边。虽然学校的资源有限,但总比让孩子们返回家乡的学校要好。

当北京的摩天大厦在学校的窗外拔地而起时,这所学校却是汽车不到的地方。学生们必须步行穿过一处横跨在干灌渠上生锈的便桥,才能到达学校。破旧的校舍由几座单层砖房构成,外面有波状金属围栏,上面写着"勿靠近"的字样。

学生们除了交学费之外,必须购买所有生活必需品。每个孩子每年的费用相当于130美元,大致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在北京的平均月薪。刘校长说,在农民工的家乡,是绝对赚不到这么多钱的。

尽管困难重重,但刘校长表示,兴知小学已经算是幸运的。几年前,该校获得了官方的办学执照,那意味着学校可以得到当地政府一点资助,以改善条件。两年前,学校建起了供暖系统。而在那之前,他们烧煤饼为教室取暖。刘校长说:"那很危险,我们要在冬季开着窗户,把烟放出去,所以教室并不暖和。"

兴知小学有一至六年级。学生毕业后升入一所农民工子弟中学。但是对许多孩子来说,他们的教育阶段就算结束了。他们返回家乡找工作,只有很少的人能读完高中。但是刘校长怀着希望。他自己的教育,就毁在十年"文革"动乱中。当时许多学校停课了。他希望学生不要像自己当年那样。刘校长最近听到一个学生说,她的哥哥秋天将要进大学。他沉思着望着办公室的窗外,脸上露出了笑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万维读者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