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就可以造假吗(图)

发表:2008-08-13 20: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被安排假唱的林妙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近乎完美的演出受到普遍赞扬。可是,导演让一个可爱女孩用"替身"演唱歌曲的做法却受到批评。开幕式音乐总监辩解说,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利益。

这个在奥运开幕式上打动了许多人的稚嫩歌声来自7岁女孩杨沛宜。但是,8月8号晚间,杨沛宜并没有出现在开幕式舞台上,代替她现身的是据说"形像"更好女孩林妙可。现场播放的是杨沛宜的录音。

此举在网上引起热议。奥运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解释说,杨沛宜之所以没被选上是因为形像,这样做是考虑到国家利益,尤其是有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在听的时候,"给我们提出了意见"。于是就采取了用一个最完美的声音跟一个最完美的形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许多人表示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北京历史学者章立凡说,此风不可长:"为了演出的好看、为了某种表演的需要,你可以把真的变成假的。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怎样培养我们民族的下一代,有一种示范意义的,并不是一种好的示范,而是让你觉得处处都是要做表面文章。"

章立凡说,实际上,不仅演唱有替身,乐器也有替身。他说,开幕式上,有一个场景叫"千缶齐鸣倒计时",可是场上使用的缶并不是乐器而是青铜酒器,叫鉴缶。作为乐器的缶其实是一种瓦盆。

他说:"乐器缶就是瓦盆,不经敲,也很难看。鉴缶非常好看,是青铜器,外形也比较大,所以就拿来也是当替身。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可能不止这些。我想,去年年画虎也可以是华南虎的替身。我们总是拿一些不真实的东西,然后向社会、向全世界来炫耀。我觉得这种风气不可长。"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也不同意使用替身。她说,这样做说是为了国家利益,其实是损害了国家利益,让原唱的小孩表演才更加符合国家利益。她说,令她感到奇怪的是,一些人谈起这种做法竟然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当的。

网上公布的照片显示,杨沛宜也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一些人对她如何能损害国家利益感到不解。中国媒体说,杨沛宜是北大附小学生,才上一年级。虽然她正在换牙,但是在镜头面前,她依然是个天使。

财经杂志记者杨彬彬撰文指出,以"国家利益"之名出现的赤裸裸的假唱行为,是真正有违国家利益的反奥运精神之举。他称此事为"丑闻"。他说,对国人来说,假酒、假药、假球、假合资等和假唱一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名词,见怪不怪。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使用"假唱"、"替身"的做法表示支持。在四川成都,当记者打电话到一间办公室采访时,那里的人们正在议论此事。他们对记者的回答是:"我觉得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没什么可以说的。大家都是中国人嘛,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我赞成他们那样做。我觉得没什么。"" 做假这种事,应该说,看什么情况吧。可以理解。"

有网民对批评导演的言论感到愤怒,认为这又不是歌唱比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弄虚作假有违奥运精神*

但是历史学者章立凡认为,弄虚作假有违奥运精神:"从人文奥运的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做法是互相矛盾的。这个不符合奥运的精神,也不符合人文的精神。"

还有媒体披露,开幕式开始时,电视屏幕上显示的29个以烟花绽放形式出现的大脚印,只有最后一个是现场拍摄的,其他28个都是电脑三维动画的杰作。

对此,也有人提出批评,认为真实的不完美,胜于虚假的完美,这是开幕式的又一个败笔。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