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郎平: "我不愿意当官"

--她的人格操守是任何一个国内运动员无法超越的

作者:万顷白沙 发表:2008-08-24 12: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天涯在线书库里,我看到了《郎平自传》,书里有一节"我不愿意当官",受到很多人关注和评论。我抄录如下:

有过一次很深刻的教训,我耿耿于怀,发誓不当官。
  
那年,我们在湖南的郴州训练,那时的训练基地条件很差,是那种竹棚子,透风的,冬天很冷。我们的领队是湖南郴州人,所以,把我们介绍到郴州训练。一个星期天我在家休息,郴州基地的主任来敲门,他对我说领队让我跟他去一趟国家经委。那个时候的我,很单纯,很积极,心想,是领导安排的事情我总得去做,这是政治任务啊。到了那儿,我才知道,这个基地主任是向国家经委要钱,说是建设训练基地。我也帮着说话呀,因为那儿的训练条件确实太差,我认为国家应该考虑改善我们的训练条件,让我们继续为国家争光。也许,我说话管点用,当时,我们女排很红啊,我们合理的要求,上面果然给予考虑,很快就拨了钱。但是,我后来才知道,这笔款到位以后,他们并没有马上用来建设训练基地,有人把这情况告到纪律检察委员会,中纪委又反馈给国家体委,还提到了我,说是郎平去要的钱。体委要我写检查。我长那么大,从来没犯过这么严重的"错误",要说清楚、写检查之类的。可是,我错哪儿了,我写什么检查?首先,是队里的领导安排我去的,其次,我就知道他们要钱是为了建设训练基地,这本身是一件好事,我才帮着说话的。至于,他们拿了钱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的,这不是我的事,我根本不了解情况。要我写检查,没道理的。可是,领队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说,他没说让我去。难道,我是个"傻子",领导没说让我去,我就跟着一个不相干的什么主任去国家经委要钱?
    
我只好找袁指导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但那时候,领队是党的代表,党领导一切,袁指导能说什么?我情绪很坏,因为,体委的批评很严厉的:郎平,你要谦虚谨慎,你拿了世界冠军,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到处要钱?!给我扣那么大的一个帽子,我怎么受得了?但我就是不写检查,实事求是地写了个情况汇报,我说,我没错,你们怎么处理都可以。我把这份东西交上去以后,上面再也没追究。
  
可这个事件的阴影在我心里好像再也抹不去。有些人是这样当官的。当了官还得顺着别人说话,不管这是不是你的思想,上面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我当不了这样的官,我没这个"修养",我心太软,老同情人,这不是当官的料。我希望自己能学点实在的、科学的、真正有用的东西。所以,到美国,我选学了体育管理。
  
看了这些文字,我很有感触,又想起关于郎平的一些事,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郎平对中国体育体制的弊病,官场的纷争,人际关系的复杂,认识之透澈,是值得尊敬的。
  
这一段表明心迹,自嘲自己当不了官的话,我觉得是有深意的。
  
郎平从女排队员到中国女排教练,再到美国女排教练,汗水、泪水、激情、成功、失败,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甘苦自知。这里面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情。这些事情虽然不足为外人道,但还是有人看出其中的一些名堂。
  
当初,胡进任女排主教练,成绩很糟糕。中国女排不得不去请郎平。郎平放弃意大利冠军俱乐部的高薪,回国执教。刚刚带领中国队走出低谷,但随即就以身体原因退出。接任者还是胡进,成绩依然糟糕。对于这其中的内情,有人把矛头指向一个与胡进关系密切,也是前女排队员的人身上。但不管内情如何,郎平身在江湖,能说什么呢?她不可能大鸣大放,只能提一件跟现在没有太大干系的陈年旧事,给有心人看,仅此而已。
  
郎平身处中西方两种环境,与中西方的体育体制、社会文化、思维习惯、做事方法,都有着亲密接触,她对中国体育体制的弊病,官场的纷争,人际关系的复杂,认识应该是相当透澈的。
  
郎平对"当官"的淡然,是值得尊敬的。
  
曾经跟郎平在一起的队友,都走了仕途,最低的也是省一级体委的副主任,只有郎平没有当官。在别人眼里,当官是难得的,一顶官帽,你争我夺才能得到,何其宝贵;当官是实惠的,一入仕途,优厚的待遇并不比她在美国当教练差;当官是舒服的,养尊处优,何苦当教练奔波操劳。然而,郎平对这些淡然一笑,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又不为众多国人所容的荆棘之路。如果郎平能放下陶渊明的臭架子,也走一条"体而优则仕"的路子,从她当教练表现出来的硬朗的作风来推断,她的地位应该不会在邓亚萍、张蓉芳、孙晋芳之下。
  
郎平的成就和敬业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当女排队员,她尽力了,她顽强拼搏,为"五连冠"立下汗马功劳,是队员里最大的功臣;当中国女排教练,她尽力了,她接手当时那样一支二流队伍,力挽狂澜,绝壁求生,夺得奥运会的亚军,实属不易;当美国女排教练,她尽力了,她指挥若定,运筹帷幄,使美国女排始终处于世界一流强队的地位。
  
郎平的厚道和人文关怀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郎平重情重义,她曾经说过,只要是我的队员我都会管。2007年初,郎平把受伤的赵蕊蕊和冯坤接到美国,接受康复治疗,两人恢复得很好。郎平不但介绍医生,还为她们垫付医药费、接她们去家中作客。
  
有人说,当时中国女排对赵蕊蕊已经放弃了,这可能错怪了中国女排和陈忠和。作为中国队的对手,郎平能这样做,说明她是一个很厚道的人。厚道之外,也许还有她内心深处所认为的自己对中国队乃至中国的责任。
  
2008年,郎平又在洛杉矶成立了"郎平基金会",为国内的伤病运动员提供治疗上的帮助,为生活困难的退役运动员提供资助。郎平深知一些国内的伤病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的不易。
  
她还积极地为退役运动员崔咏梅、吴咏梅、孙月等出国打球牵线搭桥,使他们有更好的收入。
  
郎平的爱国之心,是值得尊敬的。
  
有人批评郎平不爱国。她放弃国外的高薪和顺利的事业开局,接手当时中国女排那样一支前途未卜的烂摊子,应该已经证明了她的报国之心。那些批评郎平的人,每每举起"国家利益"这把重锤,敲打这个曾经的"铁榔头",以为"国家利益"压倒一切,世界上再没有什么能跟"国家利益"相比,孰不知"国家利益"之外,还有个人价值,还有体育精神。
  
走近郎平,才能了解郎平,我蓦然发现,在人格操守上,她在运动员当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坐标式的人物。她的人格操守,是任何一个国内运动员,无论是老一代的徐海峰、李宁、高敏,还是新一代的姚明、刘翔,都无法超越的。

来源:天涯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