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救AIG但条件异常苛刻白宫不满救援方案

发表:2008-09-18 08: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AIG不能倒下?白宫不满美联储天价救援

一夜之间,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命运翻云覆雨。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国当地时间9月16日晚宣布,已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陷于破产边缘的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届时,美国政府将持有该集团近80%的股份,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

假设美国财长保尔森(Henry Paulson)像对待雷曼兄弟(LEH)那样,在最后关头没有伸出援手,而AIG又无力自救的话,那么,AIG这家全球最大市值保险公司的坍塌,会如多米诺骨牌,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

美联储为何施救?

美联储虽然在最后关头出手相救,但条件异常苛刻。

美联储在声明中说,目前情况下,如果放任AIG破产,对已非常脆弱的金融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并且将极大提高市场的借贷成本,进一步削减美国家庭财富,并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危害。

美联储称,在美国财政部的全力支持下,遵照《联邦储备法》第13条第三款,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发放贷款。贷款窗口的有效期为24个月,利率为3月期libor利率再加850个基点。

为保障纳税人的利益不受损害,贷款将以AIG的全部资产为抵押。作为提供贷款的条件,美国政府将持AIG79.9%的股份,并有权否决普通和优先股股东的派息收益。

美联储用类似接管“两房”的模式接管了AIG,使其阶段性“国有化”。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开出上述苛刻条件的原因,或许正是希望未来两年内,AIG不能彻底翻身,届时那些中小股东就只能乖乖地听命AIG“合法国有化”。

对雷曼放任自流,却对AIG大施援手——短短几天时间,面对两家几乎同时出现重大财务危机的金融巨擘,美联储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张面孔。

彭博社援引一位参加谈判的官员的话称,美联储之所以同意对AIG提供资金,主要因为该集团一旦倒闭,将会危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且由于AIG规模过于庞大,也不能指望由私人部门出面救援。

一位国际再保险中介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相对于雷曼,如果AIG不幸倒下,会引发不可估量的连锁反应,甚至包括整个美国股市。

受到雷曼兄弟破产影响较多的其实是境外投资者,而非美国本土;但AIG则不同,它的财险、寿险等业务关系到美国各个商业领域,它与全球主要银行也都有交易活动,几乎相当于美国政府在保险领域的“一只手”,这样的机构怎么能倒呢?该人士续称。

不过,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白宫发言人对美联储的救援方案非常不满意,认为数额过大,这使美国纳税人需要承受巨大负担。

AIG颠覆保险“独立性论”

更值得关注的是,AIG这只“保险巨擘”为何会在受到金融风险的波及,顷刻之间濒临倒塌?

从传统观点来看,保险行业更多地受自身特有风险危害,如承保风险、准备金风险等,而非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即非关联性),亦是保险受投 资者青睐的一个原因。前述保险人士称,“这也是国内外监管机构对金融行业混业经营进行限制的出发点,即防止或降低系统风险在两者间互相蔓延。”

是次AIG信用评级、流动性危机,却凸现了二者的关联性仍然不可小觑。

回顾上世纪的数次重大金融灾害,导致损失无法控制的案例基本都出现在危机跨行业蔓延的情况下,而单一行业(保险、银行或证券)的危机损失相对较小。

公开信息显示,AIG的主体保险业务处于相对正常,数位监管者都表示目前集团的偿付能力是充足的,真正的危机来自于一系列信用违约交换等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及流动性缺乏导致的额外信贷成本。

如果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是AIG危机的源头,那么,流动性危机就是目前最实质性的危害。一家国内保险公司人士认为,金融衍生品从本质上来看,带来 的是一定的资产损失及借贷的困难,从财务实力上看,对于资产上千亿的AIG本身影响极其有限。换句话说,间接损失远大于直接损失。

评级放大效应反思

与次贷危机相比,对AIG构成致命打击的更像是几家评级机构接连大幅下调其信用评级,致其融资成本不断攀升。

刚刚过去的9月16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先后下调困境中的AIG的信用评级。伴随降级消息,AIG股价继续暴跌,周二收于3美元。无独有偶,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后时刻,评级的下调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信用评级,作为投资人、交易对手常用的信用指标,在是次波及整个美国的危机中产生的作用值得业界深思。

一位保险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少国际保险公司用信用评级作为一个竞争优势,利用第三方的评估指标,体现自身的财务可信度。

“作为保险行业未来监管标杆的欧洲Solvency II框架,也被建议运用信用评级作为三大监管支柱之一。不少国内保险公司,把获取国际信用评级作为挑选交易伙伴及实施出去战略的重要考量之一。”他说。

是次AIG危机,正凸现了过去不曾被人足够重视的一些问题。

首先,信用评级公司并非先知。评级公司也是基于对现有信息的分析,对未来的可能性作出一定的判断,在一个相对透明的市场环境下,依据报表数据和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同样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限制。

其次,信用评级公司的观点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几天或者一周,多达几个等级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对信用评级应慎用,特别在一些相对长期的业务和投资领域。

最重要的是,该分析师续称,目前的问题是,市场过度依赖信用评级对投资者、交易对手信心的放大作用。结果,在公司资本雄厚时,评级及评级的提升将 有助于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当公司业务发展遇上困难时,信用评级可能同样放大这些因素,造成“业务进一步受困,进而引发评级继续下调,致业务更大幅度受 困”的恶性循环。

“例如本次的评级危机,按照AIG自己的估算,每个级别的评级下调,单单信用违约交换一项,就可能给AIG带来额外的133亿美元额外成本或损失。如果进 一步的评级下调发生,而引发客户取消合约风潮,可能直接动摇本身稳定的核心保险业务,完成了从投资风险到系统风险的衍变。这样的教训不得不让我们提起重 视。”该分析师坦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