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死亡来临时将发生什么?
作者:李清怡综合编译
发表:2008-10-05 01:54
山姆·伯弥亚博士(Sam Parnia)是纽约维尔·康奈尔医学中心(Weill Cornell Medical Center)及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成员,他是世界领先研究死亡科学的专家之一。最近帕弥亚博士和“人类意识研究项目”(Human Consciousness Project)的同事宣布了第一阶段的主要研究计划:一项为期三年“濒死体验”的医学研究。
该项被称作“意识”(AWARE (AWAreness during REsuscitation 即“复活过程中的意识”)的研究项目将由来自欧洲、加拿大和美国25个主要医学中心共同协作完成,将对约1500名心脏停跳但后又幸存的患者进行调查。
濒死体验可能存在吗?
英国《独立报》报导,灵魂漂浮在自己的身体上空,或者沿着一条长长的隧道通向一束光,这已经成为濒死体验者的典型描述,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对此存有怀疑,然而各个领域的濒死体验者都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描述相同的场景。
由伯弥亚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将在未来的三年内对15,0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以发现心脏停止跳动的人是否可能会有真正的濒死体验。试验的关键是探究那些临床肉体死亡的患者所声称的离开了他们的身体,这是否是真实的,还是只是复活过程中的一种幻象。
将有25个医学中心参与该项试验,在今后的3年里,将有15,000名心脏停跳患者被送到这些医院,估计其中大约1,500名患者可能会重新恢复知觉,几百人可能会声称他们在医疗诊断死亡时有濒死体验。
为了测验这种是否出现意识(灵魂)离开身体的现象,将会在医院心脏病患者出入最频繁的地方,如急救中心放置图片,而这些图片只可在上方才能看到,如果濒死体验患者能够描述出这些图片,项目组织者们称科学家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对意念的认识。
对于希瑟·斯隆(Heather Sloan)——一位曾在南安普敦(Southampton)担任护士的女士来说,该项研究可能会帮助她理解当她在急救中心时所出现过的离体感觉以及进入一条白色隧道的经历。她说:“我遇到过很多有类似经历的人,我们不仅仅是有血有肉的人,对于这一点我丝毫没有怀疑。如果科学能够证明这一点,那就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斯隆女士曾经经历过内出血,其间有过濒死体验。她说:“我能记得的最后一幕是被人急匆匆的送到医院,之后我就昏死过去,当我有意识的时候,我站在我的床边,作为一名职业护士,我开始检查体温和血压,只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我在看着我自己的身体,然后我感觉到自己离开身体了,冲向一束光,那里有几百个人在等着我,我开始有点儿忧伤,因为我家里还有一个18个月大的女儿。我问这些人为什么我会在那儿?他们告诉我说我失去了一个婴儿,我当时甚至并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怀孕了。最后我感觉他们同意我返回来。于是我开始努力回到我的身体。然后我就记得我开始有意识了,周围一些护士围着我。他们告诉我我失去了一个婴儿,当然,我醒来之前的经历使我已经知道了。”
死亡来临时将发生什么?
美国《时代周刊》对山姆先生进行了采访,记者与他的对话内容涉及该研究项目的起源、对象以及人类的意识和大脑的区别。
问:那么,该项研究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试并确认人们对于“濒死体验”的陈述是否真实呢?
山姆博士说,一般人想象的可能是这种情况:当心脏停止跳动时,没有血液进入大脑,所以大脑活动将于10秒钟之内停止。然而事实似乎又不完全是那样,从心跳停止状态下复活过来的患者中,包括心跳停止几分钟以至一个小时以上的,大约有10%至20%的人报告称他们当时是有意识的。关键问题是:这都是真实的吗,还是那种意识只是一种幻象?因为这些病人都声称他们能从天花板上方看到下边所有的东西,所以分辨这一点的唯一方法是安放一些只有在天花板上方才能看到的图片,这些图片从别的角度是看不到的。这样,假如我们能够有二三百例临床死亡的患者,而且他们在复活后,能够说出我们都做了什么,并看见了那些图片,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脑功能停止后意识的确还在持续。
问:你们的研究项目怎样和社会上对于死亡的理解接上关系呢?
答:人们通常把死亡理解为瞬间的事,要么活着,要么死了,这就是社会上对于死亡的定义。但是临床上对于死亡的定义是心脏停止跳动,肺停止呼吸,结果导致大脑本身停止工作。当医生用一束光线去照射病人的眼珠时,应表现为没有反应。眼睛的反应是受脑干控制的,而脑干正是保持生命存活的关键区域,假如脑干停止工作,就意味着大脑本身不工作了。这时,我会把护士叫进来,确认病人已经死亡。五十年以前,到了这一步,人们就说回天乏术了。
问:科技怎样来回应“死亡是瞬间的”这么一说法呢?
答:如今,科技已经进步了,我们可以把病人挽救过来。事实上,现在正在研发的某些药物,可以真正做到延缓脑细胞受损的过程,延缓死亡,不过我不清楚这种药物是否已经研发成功。想像一下,在十年之后,你有一个心脏刚刚停止跳动的病人,这种神奇的药物能把所有事情延缓下来,本该一个多小时发生的事情延长到超过了两天。
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呢?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怎样的呢?由于大脑得不到供血,脑细胞会剧烈活动以保持存活。脑细胞大约在5分钟之内开始受损或发生变化,一个小时之后便损坏严重,这时就是我们再使心脏恢复跳动并开始供血,病人也不能存活了,因为脑细胞的消亡已经太大了。然后脑细胞继续消亡,一两天之内,身体开始腐烂。所以死亡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一个过程,事实上开始于心脏停止跳动之时,直到身体全部消解,所有细胞腐烂。然而归根到底,重要的问题在于人的意识怎样了呢?在死亡过程中,人类的心智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是否随心脏停止跳动而立即停止了?是在最初的2秒之内,还是在2分钟之内停止活动的?我们知道,脑细胞在死亡的过程中是连续变化的,那么究竟是在10分钟后,还是在半小时后,甚至一小时后停止工作的呢?关于这些,目前我们并不知道。
问:你初次与有“濒死体验”的人访谈是怎样的呢?
答:我睁大眼睛,虚心倾听。你可以看到,他们告诉你这些并不是为求名利,许多情况下,他们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过任何人,因为他们怕别人会因此而对他们有偏见。我从十多年前开始这项研究以来,已经访谈过大约500人,病人对濒死体验的描述有很大的一致性,是一种现实。我设法与在场的医生和护士交流,这些医生护士也说有病人向他们报告过相同的体验,他们对此无法解释。我在我写的《死亡来临时会发生什么》(What Happens When We Die)这本书里,记录了其中的几例,因为我想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不仅从病人方面,还从医生方面,而且看一看医生遇到了这样的病人,并被告知发生了什么,他的感觉会是怎样的。有一位与我交谈过的心脏病医生说,他没有把这样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因为他的病人能够把他说的话和做的事描述得很详细,他对此说不出道理,感到实在不可思议,决定把这件事情彻底忘记。
突破现代科学的框框
山姆博士表示,像他这种研究会遇到社会上的反对意见。他说:因为我们在试图冲破现代科学的框框。许多人认为,死了就是死了,就是这么一回事,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要么死了要么还活着。这样的认识在科学上并非正确,却被社会普遍接受。假如您回顾19世纪末,那时的物理学家依据牛顿运动定律,感觉他们对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了答案。假如我们仅仅环顾周围的世界,牛顿物理学确实足够了,它对我们接触到的大部份事物都给出了解答。但是当你观察比原子更小层面的微观世界,你会发现牛顿定律不再适用了。需要有一种新的物理学,于是量子物理学诞生了。它招致许多人反对,甚至当时爱因斯坦本人也不相信它。
现在,如果您来考虑一下您的思维、意识和大脑的关系,假设思维和大脑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回事,因为99%的情形下,我们无法将思维和大脑分离开来,他们的确同时工作。但是存在某些极端的例子,象我们看到在大脑停止工作时还存在意识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发现这种假设不再成立。所以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首次有了可以探究这一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探究当我们的生命画上句号时会发生什么,是不是还有某些事情仍在继续发生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该项被称作“意识”(AWARE (AWAreness during REsuscitation 即“复活过程中的意识”)的研究项目将由来自欧洲、加拿大和美国25个主要医学中心共同协作完成,将对约1500名心脏停跳但后又幸存的患者进行调查。
濒死体验可能存在吗?
英国《独立报》报导,灵魂漂浮在自己的身体上空,或者沿着一条长长的隧道通向一束光,这已经成为濒死体验者的典型描述,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对此存有怀疑,然而各个领域的濒死体验者都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描述相同的场景。
由伯弥亚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将在未来的三年内对15,0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以发现心脏停止跳动的人是否可能会有真正的濒死体验。试验的关键是探究那些临床肉体死亡的患者所声称的离开了他们的身体,这是否是真实的,还是只是复活过程中的一种幻象。
将有25个医学中心参与该项试验,在今后的3年里,将有15,000名心脏停跳患者被送到这些医院,估计其中大约1,500名患者可能会重新恢复知觉,几百人可能会声称他们在医疗诊断死亡时有濒死体验。
为了测验这种是否出现意识(灵魂)离开身体的现象,将会在医院心脏病患者出入最频繁的地方,如急救中心放置图片,而这些图片只可在上方才能看到,如果濒死体验患者能够描述出这些图片,项目组织者们称科学家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对意念的认识。
对于希瑟·斯隆(Heather Sloan)——一位曾在南安普敦(Southampton)担任护士的女士来说,该项研究可能会帮助她理解当她在急救中心时所出现过的离体感觉以及进入一条白色隧道的经历。她说:“我遇到过很多有类似经历的人,我们不仅仅是有血有肉的人,对于这一点我丝毫没有怀疑。如果科学能够证明这一点,那就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斯隆女士曾经经历过内出血,其间有过濒死体验。她说:“我能记得的最后一幕是被人急匆匆的送到医院,之后我就昏死过去,当我有意识的时候,我站在我的床边,作为一名职业护士,我开始检查体温和血压,只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我在看着我自己的身体,然后我感觉到自己离开身体了,冲向一束光,那里有几百个人在等着我,我开始有点儿忧伤,因为我家里还有一个18个月大的女儿。我问这些人为什么我会在那儿?他们告诉我说我失去了一个婴儿,我当时甚至并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怀孕了。最后我感觉他们同意我返回来。于是我开始努力回到我的身体。然后我就记得我开始有意识了,周围一些护士围着我。他们告诉我我失去了一个婴儿,当然,我醒来之前的经历使我已经知道了。”
死亡来临时将发生什么?
美国《时代周刊》对山姆先生进行了采访,记者与他的对话内容涉及该研究项目的起源、对象以及人类的意识和大脑的区别。
问:那么,该项研究将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试并确认人们对于“濒死体验”的陈述是否真实呢?
山姆博士说,一般人想象的可能是这种情况:当心脏停止跳动时,没有血液进入大脑,所以大脑活动将于10秒钟之内停止。然而事实似乎又不完全是那样,从心跳停止状态下复活过来的患者中,包括心跳停止几分钟以至一个小时以上的,大约有10%至20%的人报告称他们当时是有意识的。关键问题是:这都是真实的吗,还是那种意识只是一种幻象?因为这些病人都声称他们能从天花板上方看到下边所有的东西,所以分辨这一点的唯一方法是安放一些只有在天花板上方才能看到的图片,这些图片从别的角度是看不到的。这样,假如我们能够有二三百例临床死亡的患者,而且他们在复活后,能够说出我们都做了什么,并看见了那些图片,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脑功能停止后意识的确还在持续。
问:你们的研究项目怎样和社会上对于死亡的理解接上关系呢?
答:人们通常把死亡理解为瞬间的事,要么活着,要么死了,这就是社会上对于死亡的定义。但是临床上对于死亡的定义是心脏停止跳动,肺停止呼吸,结果导致大脑本身停止工作。当医生用一束光线去照射病人的眼珠时,应表现为没有反应。眼睛的反应是受脑干控制的,而脑干正是保持生命存活的关键区域,假如脑干停止工作,就意味着大脑本身不工作了。这时,我会把护士叫进来,确认病人已经死亡。五十年以前,到了这一步,人们就说回天乏术了。
问:科技怎样来回应“死亡是瞬间的”这么一说法呢?
答:如今,科技已经进步了,我们可以把病人挽救过来。事实上,现在正在研发的某些药物,可以真正做到延缓脑细胞受损的过程,延缓死亡,不过我不清楚这种药物是否已经研发成功。想像一下,在十年之后,你有一个心脏刚刚停止跳动的病人,这种神奇的药物能把所有事情延缓下来,本该一个多小时发生的事情延长到超过了两天。
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呢?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怎样的呢?由于大脑得不到供血,脑细胞会剧烈活动以保持存活。脑细胞大约在5分钟之内开始受损或发生变化,一个小时之后便损坏严重,这时就是我们再使心脏恢复跳动并开始供血,病人也不能存活了,因为脑细胞的消亡已经太大了。然后脑细胞继续消亡,一两天之内,身体开始腐烂。所以死亡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一个过程,事实上开始于心脏停止跳动之时,直到身体全部消解,所有细胞腐烂。然而归根到底,重要的问题在于人的意识怎样了呢?在死亡过程中,人类的心智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是否随心脏停止跳动而立即停止了?是在最初的2秒之内,还是在2分钟之内停止活动的?我们知道,脑细胞在死亡的过程中是连续变化的,那么究竟是在10分钟后,还是在半小时后,甚至一小时后停止工作的呢?关于这些,目前我们并不知道。
问:你初次与有“濒死体验”的人访谈是怎样的呢?
答:我睁大眼睛,虚心倾听。你可以看到,他们告诉你这些并不是为求名利,许多情况下,他们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过任何人,因为他们怕别人会因此而对他们有偏见。我从十多年前开始这项研究以来,已经访谈过大约500人,病人对濒死体验的描述有很大的一致性,是一种现实。我设法与在场的医生和护士交流,这些医生护士也说有病人向他们报告过相同的体验,他们对此无法解释。我在我写的《死亡来临时会发生什么》(What Happens When We Die)这本书里,记录了其中的几例,因为我想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不仅从病人方面,还从医生方面,而且看一看医生遇到了这样的病人,并被告知发生了什么,他的感觉会是怎样的。有一位与我交谈过的心脏病医生说,他没有把这样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因为他的病人能够把他说的话和做的事描述得很详细,他对此说不出道理,感到实在不可思议,决定把这件事情彻底忘记。
突破现代科学的框框
山姆博士表示,像他这种研究会遇到社会上的反对意见。他说:因为我们在试图冲破现代科学的框框。许多人认为,死了就是死了,就是这么一回事,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要么死了要么还活着。这样的认识在科学上并非正确,却被社会普遍接受。假如您回顾19世纪末,那时的物理学家依据牛顿运动定律,感觉他们对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了答案。假如我们仅仅环顾周围的世界,牛顿物理学确实足够了,它对我们接触到的大部份事物都给出了解答。但是当你观察比原子更小层面的微观世界,你会发现牛顿定律不再适用了。需要有一种新的物理学,于是量子物理学诞生了。它招致许多人反对,甚至当时爱因斯坦本人也不相信它。
现在,如果您来考虑一下您的思维、意识和大脑的关系,假设思维和大脑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回事,因为99%的情形下,我们无法将思维和大脑分离开来,他们的确同时工作。但是存在某些极端的例子,象我们看到在大脑停止工作时还存在意识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发现这种假设不再成立。所以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首次有了可以探究这一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探究当我们的生命画上句号时会发生什么,是不是还有某些事情仍在继续发生着?
来源:大纪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72小时热门排行
- 深圳-中国的"红灯"首都 (图)
- 胡锦涛公开严肃谈三鹿 奶业老板当场冷笑以对
- 重睹六四当年照片 温家宝下巴微颤
- 高僧圆寂19天仍存体温 震惊医学界(图 )
- 官媒删掉温家宝讲话政治改革内容(图)
- 百幕达之谜已找到线索
- 三鹿算什么?看看这个!(组图)
- 雷!武汉街头由乱到治 竟靠这小小绝招(组图)
热门标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最新文章
- 移民澳洲33年 《封神榜》“纣王”达奇离世(视频)
- 《依然爱丽丝》:一部描述“阿兹海默症”的电影(视频)
- 传说的吸血怪物现踪 民众拍摄到“卓柏卡布拉”?(图)
- 不比了!扎克伯格终回应与马斯克的“铁笼斗”(图)
- 性与婚姻有关系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