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农也成毒奶粉事件受害者?

作者:杜林2008年10月9日华盛顿报导 发表:2008-10-11 14: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卫生部颁布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标准,试图打击奶粉和牛奶中的人为添加行为。与此同时,中国奶农被迫赶牛到奶站现场挤奶,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洛杉矶时报报导说,为了杜绝在鲜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奶农的监督,现在很多地区奶农都必须将牛赶到奶站现场挤奶,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在家挤奶,然后装进铁奶罐带到奶站。这让不少奶农起早贪黑,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政府还加强了对奶站的监管。

*世卫:一般奶农很难添加三聚氰胺*

但是联合国负责食品安全的官员认为,中国奶农其实对三聚氰胺的添加行为不负有责任,因为三聚氰胺添加需要专门技术与设备,一般奶农很难掌握并实施。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主任施伦德在接受采访时就说,三聚氰胺粉末无法直接在鲜奶中溶解,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行,一般奶农个人很难做到这点:“(三鹿公司)所有奶粉的污染已有一段时间了。这肯定意味着三聚氰胺是在收奶站添加的,不是奶农。三聚氰胺无法直接溶解于水,不能简单往牛奶中倒,需要添加特殊溶剂才能溶解,奶农很难做到。”

*中国卫生部:奶农和奶站负责*

但是中国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邓海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奶站和奶农应为三聚氰胺的添加事件负责:“奶农和收奶的奶站,应该主要是这个环节。”

邓海华主任介绍说,为了杜绝三聚氰胺的添加环节,中国卫生部星期三颁布了“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将婴儿配方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限制在每公斤一毫克以内:“婴幼儿配方奶粉限量值是1ppm,就是每公斤一毫克,高于这个限量值的一律不得销售;液态奶、奶粉、其它配方奶粉三聚氰胺的限量值是2.5ppm,那就是2.5毫克每公斤,高于2.5毫克每公斤的产品也是一律不得销售。”

邓海华强调说,这个标准符合国际通用的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限制,也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颁布的食品安全标准相同。卫生部颁布这个限量值,就是试图利用行政管理手段来在全国范围内杜绝三聚氰胺的人为添加行为,确保液态奶、奶粉和奶制品的安全食用:“定这个1ppm儿童婴儿食品和2.5ppm,就是杜绝人为添加。我们这个标准的行政管理措施的目的就是坚决打击人为添加。”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