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阳宗海砷污染始末罪魁祸手 7年被罚6次

发表:2008-10-15 07:0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阳宗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阳宗海保护条例"施行整整10年,这颗"滇中明珠"竟还是没保住.有关专家表示, "高原湖泊一旦被污染,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补救措施很难短期奏效,而且耗资大"

一颗"滇中明珠" ---阳宗海的命运前景,正在让很多人忧心忡忡.

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10年前,鉴于当时阳宗海面临的生态保护严峻势态,云南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1997年12月3日通过了"阳宗海保护条例"该"条例"于1998年元月1日生效施行.

然而,在这个"条例"生效施行整整10年后的今天,这颗"滇中明珠"竟还是没保住.

那么, "滇中明珠"阳宗海是怎样被污染的?阳宗海砷污染有多严重

"禁止饮用阳宗海的水,禁止在阳宗海内游泳,禁止捕捞阳宗海的水生产品." 9月12日,云南省政府第十次常务会议针对阳宗海出现的严重砷污染情况,严肃地作出了上述决断.

从省政府这个"三禁"严规,可以看出,阳宗海的砷污染有多严重.砷,别名"砒霜,"因此,当地有老百姓指着湖面说: "这里如今成了一个'砒霜湖'. "

作为云南九大高原明珠之一的阳宗海,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0米,汇水区面积为192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6.04亿立方米,湖泊及汇水区分属昆 明市的宜良,呈贡两县和玉溪市的澄江县.这个湖是沿湖26,596名居民饮用水水源地,长期以来,他们都靠这个湖的湖水生活.

根据9月16日的检测,阳宗海砷浓度值竟高达0128毫克/升,按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限值规定为0.05毫克/升,阳宗海已完全"不能饮用"了.

"污染到这个程度相当于投放了几十公斤纯砷,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这完全是可控的."此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境学专家非常痛心地说, "这和往人家井里投砒霜,没啥差别,犯的简直就是投毒罪了. "

著名的云南铝业公司就处在阳宗海湖边,靠阳宗海湖水为饮用水.月初9,该企业的一些职工告诉记者,他们早就靠送水过日子了, "这个污染据说10年以后才能净化恢复. "

阳宗海湖泊水质1998年刚受到"条例"保护时,由于网箱养鱼等原因,是Ⅳ类水质,经过近4年的整治和保护,到2001年恢复为Ⅱ类水质.直到今年6月之前,湖水还一直都是Ⅱ类水质.

谁是阳宗海砷污染的罪魁祸手?锦业工贸公司7年被罚6次

从今年6月以来,阳宗海出现了严重的砷污染.

进入7月以后,一些媒体已经接到了关于阳宗海被砷污染的"线报", 9月初,此间已有媒体公开报道,砷污染真相呼之欲出.

在污染事件发生约3个月后, 9月19日上午,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集省环保局,省卫生厅,昆明市,玉溪市等部门和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这起"毒水湖"事件.

云南省环保局副局长杨志强说,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排查,监测监察,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造成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昆明柏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昆明柏联温泉旅游分公司也存在砷污染隐患. "

后者位于阳宗海边,是一家采集地下温泉从事洗浴经营的企业. 9月20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他们有一个紧挨湖水的泡池被关闭了.

此外,澄江县团山磷化工厂,澄江县阳宗耐火材料厂,云南凤鸣磷肥厂,春城湖畔旅游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澄江阳宗海化工有限公司,宜良县汤池镇邱洪明废油废塑料回收厂等几家企业, "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违法行为."

目前,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已被刑拘,但未通报此人"尊姓大名."

这个企业曾多次因环保问题被要求"整改,"但总是能继续开工,该县副县长朱德芳告诉记者: "从2002年至今,已经处罚过6次,每次都罚款,最高罚10万元. "

直到今年6月27日,在阳宗海出现严重砷污染,有关部门"缉凶"逮住锦业工贸公司为主要污染源后,这家公司才在省政府的严厉督促下彻底关门停业"整顿".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有涉砷生产线3条,分别是2002年4月投产的两条2.8万吨/年硫化锌精矿制酸生产线和一条2004年底投产的8万吨 /年磷-铵生产线. "杨志强说,"三条生产线有4个突出问题:一是主要原料为含砷的硫化锌精矿.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进厂原料含砷波动大,最大平均值超过标准10倍.二是在原料中的砷在制酸过程中进入循环水.生产时,每天有38,902立 方米,砷浓度为0.296-130毫克/升的含砷废水循环使用.由于该公司未做任何防渗处理的天然水池用作循环水池,渗漏隐患严重.三是该公司未按要求建 设和规范'三防' (防渗漏,防流失,防扬尘)措施的磷石膏渣场,渣场外溢水砷浓度高达19,719毫克/升.四是该公司制酸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酸泥,锌焙烧电尘灰,锌焙 尘,砷含量分别为12063.11毫克/千克, 3024.28毫克/千克, 1506.17毫克/千克. "

另外,这个企业还存在许多环境违法行为---

磷酸-铵生产线未按环评要求建设磷石膏渣场;临时渣厂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生产废水处理设施未按要求全部建成;磷矿洗矿县项目未做环评,擅自建设投入运营.

9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实地采访,该企业位于澄江县阳宗镇谭葛营村,距阳宗海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公司的生产设备建在湖岸陡峭的山头上,居高临下,从公司渣场往下看,就可以看见阳宗海湖面.

该企业已经完全停产,厂区静谧,已无往日的机器轰鸣声,工人也基本看不见.

从工厂位置看,实在想不通这么一个极具污染危险度的化工企业,当年为什么要批准它建在阳宗海岸边,而且地势极高.

据介绍,这个企业1994年开始筹建, 1996年部分生产线投入运营,尽管当时的环保法律法规不如今日健全, "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也没有出台, "但是,可以这么想,"有记者用打比方的形式对批准这个企业的选址提出疑问, "把一个粪池建在饮水池的附近,而且其地势比饮水池高,这正常吗?"

它选址于此,自然有和其生产紧密相关的重要因素---生产用水由阳宗海提供;附近有火电厂,能源方便;工厂10多公里范围内有磷矿资源.

这家企业从筹建至今,已经有近15年的历史,一开始只是一个磷肥厂, 1996年的产值只是200多万元, 2007年已经是亿元1.5,今年上半年的产值达到亿元1.6,这在澄江县绝对是一颗耀眼的"工业新星."长时间没发现问题"背后

记者在锦业工贸公司山脚湖边取水点不远处的一处泉眼看到,一泓清泉已被装满土的编织袋筑成的堤坝围住,作为防止砷继续渗入阳宗海的工程措施之一.

就是这眼泉水,曾经夜以继日地向湖水里喷吐着砒霜,至今含砷的泉水依旧汩汩直冒,澄江县的环保官员告诉记者,他们用抽水机把泉水抽取后再送回锦业工贸公司, "留待专家出意见后处理. "

有关专家悲观地认为, "类似云南这样的高原湖泊一旦被污染,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地质构造,补救措施很难短期奏效,而且耗资大,成效微,滇池就是例子."

这位专家认为,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形,阳宗海是高原面上断层陷落湖,该湖的特点是地下水发达,同时下渗能力强,喀斯特地形很难形成湖泊,阳宗海的水容量大,置换周期很长,需要10多年,甚至几十年.生态功能很重要,同时生态很脆弱.

涉及监管阳宗海的单位部门较多,省里有个"九湖办"省水利厅还专门设有"阳宗海管理处"临湖的澄江,宜良,呈贡三县及有关乡镇在管,监测又是昆明市和宜良县轮流在做.这种一湖跨两市三县多个乡镇的"多龙治水"管理格局,按照前述环保专家的观点,这是权力和责任不明确"企业利益在玉溪澄江,后果影响到昆明."

有环保专家说: "这么大容量一个湖,砷超标如此严重,不可思议.说明长时间没有发现问题,这和监测不到位有关."他更担心的是, "这些砷在湖里还会往底渗,一旦渗入到地下水,影响范围将更广. "

9月20日在阳宗海宜良段采访中,不少记者提问关于现在被查处有砷污染企业环保方面的问题,被问官员总是答复说,这些企业环保方面的手续并不完备,比如春城高尔夫俱乐部的有关环保手续尚未获得批准,但一直在营业中, "我们不能因为它还差某个手续就把人家关闭了吧?" 9月23日,来自云南省审计厅的消息说, 2007年9月至12月间,该审计厅对云南包括阳宗湖在内的8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资金管理使用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显示, 8大高原湖泊"十一五"规划项目启动慢,年度计划没有落实,资金到位率低.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份报告还指出,阳宗海保护范围的总体规划至今还未编制.

这为阳宗海污染治理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

来源:网 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