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组织呼吁中外记者一视同仁勿内外有别

发表:2008-10-19 19: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在星期五颁布了关于外国新闻人员的采访规定,保持奥运期间的采访开放程度。同时海外的人权组织和中国国内的媒体人士也发出中国国内记者应该受到同等对待,他们也应该获得更多新闻自由的呼声。

*只给外国记者特权对中国记者不公*

中国总理温家宝星期五签署了第537号国务院令,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与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延续了奥运期间较为宽松的采访规定。同时中国人权协会则呼吁中国政府把赋予外国记者的自由,扩大到所有中国记者身上。而中国国内也有人反映,如果只给予外国记者特权,那对中国记者并不公平。

*展江:国内媒体无法治可言*

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对此提出他的看法。他说:"现在也有网上的评论,说好像是外国记者享受了某种特权。而中国目前国内在媒体这个领域里边,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法律或者说法治可言的,只有某些部门不太公开的规定,而且一般都是限制性的规定。所以我想这个(对外国记者开放)可以促进国内媒体新闻方面的法治,但是它可能没有这么快。"

*中国人权:政府应响应人民的呼吁*

中国人权的执行主任谭竞嫦说:"中国政府应该响应自己人民的呼吁,尊重自己制定的宪法,保障公民的新闻自由。而许多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为行使宪法保障的新闻自由权,已经或正在付出极大代价。"

*鄢烈山:中外记者一视同仁难以落实*

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内部并没有一部真正的新闻法规,所以中国记者无法像外国记者一样,能够有一套依循的标准,加上中国国内的政治情况,南方报业集团高级编辑鄢烈山认为,这种对于外国记者的宽松尺度,很难落实到中国新闻从业人员身上。

他说:"我们国内记者是不能这么去比的,它本来就是内外有别。而且中国很多承诺,要落到实处是很困难的。你说写到宪法要保障人权,甚至共产党写到党纲,写到决议里的四大民主、民主选举什么的,说和做,可能有很大一个距离。即使在国内公开、正式的文件,也没有明确的限制呀,到现在我们连新闻法也没有呀,他都是靠内部管理的。"

最近因为揭发三鹿毒奶粉而成为民族英雄的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之前在他的博客当中透露了发表报导之前的挣扎与受到的压力。而之前河南电视台违反不得越区报导的规定,揭发山西黑砖窑事件,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而且最后胡锦涛还对此作了批示。这些情况是否说明中国记者的新闻尺度的确在放松呢? 展江教授认为中国政坛与社会的确有走向开放,但在执行上却有困难。

展江说:"中国人的观念,包括官员,包括中国民众的观念,都在变化。公开,变成一个常规,不公开、保密,变成一个例外。另外就是,它要隐瞒信息,要欺骗公众,成本越来越高。中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肯定是持比较积极开放的态度。但是地方政府、地方官员,他肯定不积极,他也不愿意开放。如果你要报导一些负面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很正常,胡锦涛也说要尊重新闻的规律。但是一旦报导地方上阴暗的问题,无非就是政府的问题,或者市场或企业的问题,所以它的官员就要出来阻挠。"

*鄢烈山:媒体环境较宽松一些*

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其实许多都还是秉持著追求真相的新闻良知。像简光洲或河南电视台那样的例子,其实不是特例,重点是记者们需要有人民的支持,才能抵抗外界的压力, 打破中国媒体的"潜规则"。

鄢烈山编辑分析道:"记者从业人员,本身就是自己有良知,一种社会责任感。也不是简光洲一个人,这种事情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前仆后继。整个来说,环境还是比以前宽松一些。他打破了潜规则,他可能受到的压力,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从官方来讲,是民意的压力。从他自己来讲,是民意的支撑,对记者来讲。"

*展江:中国媒体喜忧参半*

不过政府在媒体背后依旧有著操纵的影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财经时报报导了农行腐败内幕,却在9月底遭受停刊处分。根据展江教授的观察,目前中国媒体界的气氛,是悲喜各半。

他说:"做报导的记者,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变化。悲观我相信主要是这两个因素,第一,他们没有看到他们的报导里头有很宽松的迹象,甚至最近有个财经时报还被停刊了。那些做评论的人现在倒是比较乐观。中国媒体现在就是学美国媒体,新闻版面和评论版面分开了,而且大量增加了评论版面。随著这个变化,越来越多媒体以外的知识分子,也加入到写专栏、写评论的队伍里面来。"

这项新颁布的、共23条的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同时也适用于台湾记者。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