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殇:地震孤儿回乡祭祖(图)

作者:张清扬 发表:2009-01-28 21: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地震孤女

1月27日,人民网发表一篇地震孤儿回乡祭祖的特写,读来令人心碎。

"爷爷,爸爸,妈妈,还有二伯,请保佑我们全家来年平安!"1月25日,大年三十正午12时许,何静波和大伯何清芝、堂哥何祥海走进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内的一片乱石嶙峋的废墟谷地,这里曾伫立着何静波的家,一幢新建的两层小洋楼。地震时,她的二伯、爷爷、怀有9个月身孕的妈妈和回乡不久的爸爸正在屋子里,顷刻间地动山摇,天坠巨石,山河移位,倾家荡产。洒上一杯酒、点燃数根香、放起一串炮......小静波为深埋在这里的亲人默默祈祷着。这已是静波第四次到东河口祭奠亡亲,也是她今年除夕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去年年三十,我和爱人被雪灾困在了广东,在东莞的模具厂里过的年。要是知道家里会出这么大事,我们走也要走回来,跟家人团圆。"大伯点起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他懊悔今年只能和亲父胞弟过阴阳两重天的除夕。

写上字的烧纸准备好了,大伯和儿子一起把一捆捆烧纸装进一个麻袋里,8捆烧纸塞了整整一麻袋。

"时间到了!"中午11时30分,大伯知会儿子和静波准备出发,"回东河口上坟。"在等车的间隙,大伯走进一家副食店,又买了8支香烛、两挂两万响的鞭炮和一瓶丰谷酒。然后,带着儿子、何静波以及静波的两个小伙伴,坐上了前往东河口的农用车。

遭遇大地震之后,东河口的大半江山都被巨石砸碎,平原突起成为40多米高的山坡,10多米宽的河床在震后缩成了一条不足1米的小溪,但湍急的水流仍留有大河奔腾的影子。而数千东河口村民、农田、楼房则被埋在了突起的巨石陡壁里,或是30米深的沙石泥土中。

跟随大伯和静波,记者翻过一座陡峭的山岗,来到一片叫"东河口大桥"的沙石地。"那块长出一簇油菜花的位置,底下埋着的就是何静波的家。"

祭拜正式开始了, "爷爷、爸爸、妈妈还有二伯,请保佑我们全家来年平安!"静波小声地祈祷着。

她和大伯一起先给爷爷烧钱。静波父母常年在广东东莞打工,静波的衣食住行都是爷爷打理。地震发生时,静波趴在大树下,自己家的楼房在眼前消失,被洪水般的滚滚石流砸平、掩埋。她知道爷爷此时一定在屋里,要么跟刚到家的父母聊家常,要么就在睡午觉。无论怎样,爷爷是难逃此劫,"爷爷,我的爷爷没了!"小静波呼喊的第一个亲人,不是生育她的爸爸妈妈,而是养育她的爷爷。

"给爷爷多倒两杯酒!"小静波往捎给爷爷的烧纸堆上撒酒,接着又撒了些烧肉和花生,这些都是爷爷生前最爱的下酒菜。

接着,她又给二伯烧钱,洒了些茶叶梗。最后,静波才给自己的爸妈上香,烧纸钱。她安静地蹲在爸妈的"坟前",不时洒点酒、撒几根烟,又撒了一些茶叶梗、花生和烧肉。事实上,父母陪在身边的时间,每年不过是春节时的半个月,所以静波对爸妈的喜好了解甚少,也不知该烧些什么给爸妈。

烧纸燃尽,大伯点燃了两挂鞭炮,炮声很响,整个山谷里响起回音。环绕望去,来祭拜亡亲的人越来越多,烧纸堆漫山遍野,"东河口大桥"底更多,走三步便能看到一个。

放完炮,大伯倚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抽着烟,连声叹气。小静波看着烧纸燃尽,转身说:"我感觉到,他们来拿钱了!爸爸的灵魂从天上飞下来拿到钱了!"

再有几个小时,中国中央电视台又会播放"举国欢庆"的春节晚会了,但是今年静波不会看,经历了大地震之难的她会整夜怀念死去了的亲人。或许她还会想起鲁迅的诗: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尚欲悲,他人亦已歌。"

来源:参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