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智库们会不会被“包养”

发表:2009-04-06 22: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日前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时被媒体誉为“中国最高级别智库”。笔者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别扭。

智库的作用就是提供思想和智慧。因此,衡量一个智库的价值,是看它提供的研究报告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决策者接受,付诸实施后造福社会。而这些,与智库自己的行政级别没有多大关系。

中 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为什么会被称为“最高级别智库”?新闻报道给出了答案。一是前副总理、71岁的曾培炎再度“出山”,任理事长。二是该中心领导层阵容豪 华,除理事长曾培炎外,执行副理事长有8人,“几乎任何一位都是当下媒体所追逐的关键人物”。比如经济学家厉以宁、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清华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等等。三是新智库的“来头”不小,是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成立的。

不过对于这样的智库,能够提 供多大价值的研究报告,还是让人存疑。咱们这个社会还是官本位为主,政府对信息处于垄断地位。该中心领导层阵容豪华,显然在这方面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真实信 息和专业数据。但是,虽然该中心将自己定位为半官半民的智库,不过在社会看来,它仍然逃脱不了其官方色彩,其研究经费无疑来自于官方机构,政府对这样的智 库采用的是“包养”政策。这样,它在与其它智库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垄断地位。竞争力的先天不足影响它的研究能力。

现在, 有关方面已经认识到智库在决策方面的科学作用,并逐步扶植类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样智库的发展。但这远远不够。理想的状态是,智库要有官方,也要有半 官方的,更多的是要有民间的。在经费来源方面,不反对下政府包养,但更多的是经费来源多样,有官方的,有民间的,也有境内的,也有境外的。只有智库多样 化,打破智库的垄断,各类智库之间能够充分竞争,中国智库整体的产出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提高,也才能避免政府决策与社会舆情被单一观点所垄断或蛊惑,政府 决策也不会被某一利益集团绑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读者推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