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第1集-盘古开天 女娲造人(图)

发表:2009-04-15 22: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了,其间呢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艰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丰富灿烂的文化,演绎着动人心弦的历史。

这个中华上下五千年系列栏目,希望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历史,在讲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朝代的更迭、主要历史史实、事件、主要人物、思想、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概述等的同时,将结合相关的预言,分析预言的预见性,从而启发人们对中国历史的全新思考。

茫茫天地,芸芸众生;悠悠万事,过眼烟云。当走过漫长的岁月,回眸历史时,我们在为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赞叹之际,也不禁会发出长长的慨叹: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书写出这如此丰富多彩的历史的啊。打个比喻:华夏大地就犹如一个大舞台,每个朝代依次走着过场,并在这一走一过间上演着相同或不同的悲喜剧;虽然幕启幕谢的时间不尽相同,但一朝一代都为后人留下了自己绚丽的文化。尽管因为时空的距离, 我们无法窥见它们的全貌,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可以说,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这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当我们研究祖先留下的文字时,我们再次惊诧的发现远古时的中华文明与神紧密相关,诸多的神话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的真实并非如我们今天所描绘的那样,而我们的祖先对上天亦有着出乎寻常的敬畏。

今天的许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显示,不论东方或西方,古人是相信、崇敬神的,遵守着神所教导的道理做人、处事,代代相传。然而到了后来,神话的内涵不再被后人理解了,人们就渐渐的认为神话仅仅是一种飘渺的想像罢了。虽然历史的真实许多已湮没在时间隧道中,虽然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的纷繁复杂,但殊不知一根看不见的主线却将所有的枝节紧密的连在一起,走过了秦皇汉武,走过了唐宗宋祖,走进了今天的历史。

天、地从何而来?为何而生?人从何而来?为何而生?这些问题依旧困扰着今天身在迷中的我们。

关于天、地的起源,西方有上帝创造天、地和万物的说法,而中国则有着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三国时代的吴人徐整所撰的《三五历记》中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也就是说,宇宙是由一个叫盘古的神所创造的。我们不妨称之为盘古宇宙。我们可以想像一下,盘古宇宙在开始产生时,只是一个微小的粒子。在混沌状态中,这个宇宙慢慢的生成了,宇宙中的层层物质组合成了层层的天和地,同时生成了层层天地之间的万物,包括地球上的山川树木、鸟兽虫鱼等等,还有各界的众生。

当地球上有了天地,有了万物之后,相传天上就来了一些神,运用法力,开始仿造自己的样子造人。据说,中国人是由一个叫女娲的神造的。女娲是一位美丽的女神。宋代李(音访)等编撰的《太平御览》是如此描述女娲造人的过程的。起初,女娲用黄土和水,依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做得太慢,就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泥浆撒在地上,就变成了人。女娲既然是神,当然不是用人力而是在用法力造人啊。事实上,东西方传说中的神都是具备着很大的神通的,自然是不需要用手去做的。

不仅如此, 希腊神话中也有相似的传说。普罗米修斯用土和水揉成了泥,照着神的模样捏出了人。圣经中记载的耶和华造人也是如此。在古老的年代,东西方各个地域的文化都由海洋,沙漠和其它天然环境隔绝开来,但是用泥土造人这一记载却是惊人的一致。也许在所有造物主的眼中,和他们的极尽细腻光辉相比,人的粗糙构成真的就是泥土。

中国人从此开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那些刚刚被神造出来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面对着大千世界显得十分茫然,他们不知道该住在哪里,不知道该吃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躲避风雨,不知道生了病该怎么办 -----(短暂音乐)于是,天上又下来了一些神,开始教给人们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并给人带来了最初的文化。人神开始了一段共处的时光。

最先来到人间的神是有巢氏,他教人们怎么在树上用树枝树叶搭起简陋的篷盖,这大概就是原始的房屋了。别看它简陋,这种房屋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呢。人们在有巢氏的帮助下,建造房屋的本事也在一天天的提高着,后来人们就用这种方法在地面上建造出了同样的房屋,并开始了在地面上的生活。


来源:希望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