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悲情的现代主义演绎(图)

漫评英文舞台剧《的士》

作者:马德瑞 发表:2009-05-12 22: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剧作者盛雪在演出现场举办64图片展

时空转换、场景穿插、音响交织,英文舞台剧《的士》在一个小时内,以现代主义的戏剧手法,演绎了几位在加拿大的外国人的"流亡"悲情。舞台剧以一种快速闪现的场景变换,突出表现了"流亡者"们的记忆和现实的冲突、文化冲击和人生梦想。围绕着剧中其中一位流亡者,来自北京的张小红的场景,则成了全剧的高潮和焦点,更是在这"六四"二十周年来临之际,用现代主义戏剧形式,演绎了一个六四悲情。

时空变幻

对于观看舞台剧《的士》的观众来说,首先能够感受到的是剧里剧外,强烈的时空变幻之感。

上演舞台剧的地方,是位于多伦多老唐人街的思豪中心。那是在一片陈旧的西式建筑之中,一个年代已久的社区中心。这里曾经是加拿大犹太人的集聚之地,又是挂满中文招牌的旧唐人街。环境所引起的时空变幻,就已经让人有置身异地的感觉。这场舞台剧就在思豪中心的圆形大厅里演出。没有舞台、没有幕布、没有场次。《的士》以和观众距离极近、同一个空间的表演,从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不断变幻的时空当中。从墨西哥到埃塞俄比亚,从波斯尼亚到天安门广场,横跨世界的空间变幻,都在思豪中心这个朴实、陈旧的圆形大厅里进行。

《的士》同样以飞速的戏剧场景,表现了剧烈的时间转换。本剧最早的一个场景,是在加拿大的一个机场,不同的时空穿插在了同一个机场的广播声音:

"一九八九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的航班已经到达。
一九七八年埃塞俄比亚'红色恐怖'的航班已经到达。
一九九九年墨西哥示威学生的航班已经到达。
一九九四年南斯拉夫波斯尼亚战争的航班已经到达。"

这些看上去有语病的广播语句,把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糅合在一个点上,充分体现了戏剧艺术时空切换的缤纷灿烂和光怪陆离。

例如《的士》的主人公之一阿莉(Ali),就是一个来自墨西哥学生示威中逃亡到加拿大的大学生。剧中表现的是她开始其流亡生活的场景片段。这也让我联想到墨西哥另外一场爆发于一九六八年的学生运动。那是在其主办奥运会时,数千名大学生趁机走上街头,手举标语,高呼口号,要求政府放宽对民主制度的限制。结果墨西哥政府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动用了大批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当场打死几十名学生,造成了数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的血案;事后,还有多达二千多名学生被捕入狱。此后,学生运动一直此起彼伏,一直延续到一九九九年,这个叫做阿莉的女大学生时代。从一九六八年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军队屠杀学生的惨案,不仅没有从流亡者的记忆中消失,更没有淡出历史的视野。

同样,二十年前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屠杀,在本剧中也以时空穿插的形式,再次凸显在人们的眼前。

五个场景凸现六四悲情

舞台剧《的士》中,围绕着其中一个人物张小红(曹枫饰演),有四个相对独立的场景片段,其演绎的悲情,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甚至催发了观众的热泪,成为全剧的高潮和亮点。

第一个场景是,来自北京的张小红,刚到加拿大的时候,迷失在了多伦多街头。她遇上了一位好心的出租司机兼摄影家,免费将她送到了目的地。

第二个场景是,张小红利用业余时间纪录和整理六四屠杀真相。作者借用了当年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方政,在随着学生队伍撤出天安门广场时,遇到坦克车队追辗学生,而他将一名女同学推开,自己被坦克辗断双腿的真实历史事件。

第三个场景是,若干年之后,张小红因为母亲病重,匆忙赶往北京,结果和她当年遇到过的那位出租司机不期而遇。

接着一个场景是,张小红在北京机场,遇到了中国当局的拦截。中国边防警察对张小红在加拿大参加的活动了如指掌,而且明确要求她签署一份从此放弃揭露六四真相和推动中国民主的声明,才允许她入境去探望病重的母亲。张小红拒绝了这个要求,因此被中国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外国人",原机遣返加拿大。
全剧的最后一个场景是,张小红的母亲过世之后,因为她从此不能再回北京,所以托朋友将母亲的骨灰带到了加拿大。她捧着母亲的骨灰,搭乘出租车,将她母亲的骨灰洒到了加拿大的浩瀚大湖中。这个时候,她对母亲的灵魂说:"妈,我们到了;这是我们的新家!"

《的士》在演绎六四悲情的时候,只是用几个简洁快速的场景变化,就将一个经历过六四屠杀,由于六四流亡,继续为六四呼吁,又因此被禁止返国,最后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流亡者的六四悲情,渲染得强烈而深沉,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剧中,观众席上几度唏嘘泪下。

据笔者所知,用现代主义的戏剧表现手法凸显六四悲情,《的士》是继高行健的《逃亡》之后的第二个剧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创作的《逃亡》一剧,一九九零年曾经在瑞典皇家剧院演出,当时曾经是轰动瑞典的一件盛事。近二十年之后,《的士》再次以现代主义的手法,演绎出震撼人心的六四悲情。

生活经历的真实分享

《的士》虽然是一部堪称现代主义的戏剧作品,但是却又是直接来自生活真实。本剧是由加拿大笔会流亡作家网络的四位作家联合创作的。包括来自美洲墨西哥的 Emma Beltran、非洲埃塞俄比亚的Martha Kuwee、欧洲波斯尼亚的Goran Simic,和来自中国的盛雪,四位从四个彼此毫不相干的国家的流亡作家联合创作的。戏剧是数名作家的真实生活经历的折射。全剧短小精悍,抛弃了不少传统舞台剧必需的许多戏剧铺陈,直接以场景片段的穿插,表现其要表达的"流亡"的戏剧主题。

创作张小红这个人物的作家盛雪,本人是六四大屠杀的亲历者。盛雪自1989年8月抵达加拿大后,一直投身于海外民主运动,持续不断地揭露六四真相,年年主办当地的六四纪念活动,坚持了二十年。她不仅是一位成熟的作家,也是一个著名的民运人士。

盛雪正是以自身的经历,塑造出了张小红这个成功的戏剧人物。其中关于张小红的第三个场景片段,更是盛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据盛雪去年在香港出版的《敌对抒情》一书记载,一九九六年秋天,盛雪持加拿大护照,前往北京探望母亲。结果她在北京首都机场被羁押二十四小时。当局要求她签署从此以后不再从事民运,不再反对共产党的保证书才允许入境。盛雪拒绝签署相关文件,结果被当作一名不受欢迎的"外国人"而遣返回加拿大。这是盛雪心中永远不能抹去的一个伤痛的记忆。正是这样的记忆,使得盛雪在创作《的士》这个舞台剧的时候,写出了如此撼动人心的场景。当张小红的扮演者在舞台上,决心拒绝屈辱,饱含深情地喊出一声"妈,你会理解我的"的时候,以及张小红抱着母亲的骨灰坛,一声声为母亲的灵魂引路的时候,全场一百多名观众中,不少人流下了眼泪。这,就是《的士》这个舞台剧的戏剧效果,也反证了现代主义戏剧撼人的艺术感染力。


2009年5月3日


来源:纵览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