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报导,资讯公司研究显示,最近 2 个月基金经理的离职率大幅上升,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粗估 6 月共有 21 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动的公告, 其中约 10 单涉及基金经理离职。
据了解,现任 376 名基金经理人当中,仅有 30 位基金经理岗位从业年限在 5 年以上,占整体不足 8%,这与美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在 5 年以上大相迳庭。中国内地超过 2 成 (22%) 的基金经理年限不足 1 年,年限 2 年以内的占整体 46% 。
近期密集离职的一些基金经理人中,不少堪称星级和大佬级的重量级人物。这群人选择在股市回暖时离职,可能是转投私募或调任基金公司专户理财相关部门,为投资金额达百万、千万级的大户服务。
虽然转战私募所承担的压力不小,但丰厚的报酬不 失为最大诱因。按一位管理规模超过 10 亿元的基金经理为例,一笔 1 亿规模的私募基金 去年的行情翻 1 倍就是 1 亿元,基金经理人2000万元 轻松入袋,而一般基金经理去年的收入还不到该数字的 1/10 。从某程度上可说是弃"公"投"私"的吸引之处。
有的基金经理对近期市场的火速回暖表示困惑,他们或看不清下半年走势而不看好短期操作;也有具名气的基金经理避免对行情做出错误判断而名声扫地,在现阶段暂时休息,等待行情明朗时再重出江湖。
此外,近期监管机构连串打击"老鼠仓"活动,也令一些犯下"原罪"的基金经理在"牛市"中急流勇退。《证券法》规定,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直接或者化名, 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
而事实上,每一家基金公司的发家史都可能存在过"老鼠仓"行为,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人离开属于身不由己"。
中国证监会今年 3 月份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明确,基金经理频繁变动的公司要向证监会等机构作书面说明,并要求基金公司不得聘用离任其他公司未满 3 个月的基金经理。然而, 有关条款对"堵截"基金经理离职作用不大,也未能保住基金公司及小散户的权益。
有小散户忧虑手头的资金沦为"菜鸟"基金经理的"练手"工具。某基金公司行政人员明言,不能让小散户的钱没人管,就算揠苗助长,也要先把空缺补上。
然而,将股票型基金交给新来没有任何经验的基金经理打理,对基金公司和散户都危险。另外,也有散户指责离职的明星经理不负责任。
来源:钜亨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