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再创下1万5300亿元的新高,今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额为去年同期的2.3倍。
在各界讨论有关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刹车"的声音中,中国全国人大财经委是第一个直指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失当的高层部门。
中国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日前向上海东方早报透露,全国人大财经委在15日至16日召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会上有委员尖锐地批评,人行作为金融监管当局"严重失职"。
这名委员说,"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规模5万亿元以上。但一季度新增贷款就达到4万亿元,央行并没有赶紧采取措施。"
尹中卿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是盲目积极,更不是无限扩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是无度宽松,更不是完全放任,而目前货币政策"肯定是过度宽松,不是适度宽松"。
他说,新增贷款"肯定有一部分流入股市和楼市",例如,房地产公司将贷款转化用于拿地,而一些投资意愿不高的企业则用贷款炒股票。此外,一些贷款在银行内部空转,表现为第2季企业存款增速高于贷款;还有一些大企业将贷款资金高价转给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随后有可能是巨额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
信贷量过高已令人行对未来通膨预期表示担忧。经济观察人士表示,人行已试探性地释放出政策微调的信号,并打出系列"组合拳"。
人行7月8日宣布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随后进行累计1500亿元正回购,以此回收货币市场的流动性;16日,人行再次发行300亿元3个月期和200亿元1年期人行票据,针对季末贷款幅度冲高的数家银行,包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3、4家股份制银行。
据分析,上述措施目的是抑制银行下一季的放贷冲动和警示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人行会改变货币政策的基调,因此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复苏仍是首务。
尹中卿也认为,经济复苏未形成稳定趋势,基础并不稳固,不排除2次探底的可能性。对于股市及房地产泡沫,"监管部门不会轻易出面,因为怕影响信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