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陕西省神木县参加「红硷淖湿地和遗鸥保护国际研讨会」的大陆著名湿地生态专家陈克林说,红硷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注水河流遭到拦截,严重影响湖水的补充,影响湖泊的自净能力。
新华社引述陈克林说,历史上因气候与人为因素干扰的罗布泊已干涸沦为荒漠。今天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硷淖未来几十年可能完全干涸。
红硷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位在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鄂尔多斯高原向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是1个周围遍布小湖的沙漠淡水湖。
1970至1990年代,红硷淖面积达10万亩,不仅是重要渔业产地,还是世界濒危鸟类遗鸥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21世纪以后,红硷淖水位明显下降,近年来每年以2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面已缩小到7万亩左右,湖泊整体呈现「缩水」局面。
出生并长期在红硷淖工作的陕西省红硷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凤鸣说,红硷淖的流域内有7条河流,其中在内蒙古境内有3条,但是2006年最大的注水河营盘河被筑坝拦截,今年另1条注水河蟒盖兔河也被截流建造水库。
杨凤鸣表示,陕西境内有4条河流较短小,补水量不大,内蒙古境内的2条主要注水河被拦截,等于直接切断红硷淖的最主要水源。
他分析,这不仅会加快整个流域的荒漠化進程,还影响着20馀种珍禽,尤其是世界濒危鸟类遗鸥的生息,长久下去将造成生态灾难。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