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死亡8例遭质疑 网民呼吁自保为上策

作者:路扬帆 发表:2009-11-05 04: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综合报道导】 卫生部通报,截至11月4日,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51,49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38,644例;重症病例累计153例,已治愈43例,死亡8例。

北京市卫生局在官网上报告,这则最新的死亡病例是一名32岁的俄罗斯男子。10月28日乘航班由俄罗斯抵京,11月1日因呼吸衰竭以及其他严重症状入院接受治疗,11月2日证实染上A型流感,并于同天宣告不治。

甲流蔓延迅速 学校成重灾区

11月2日,卫生部发布消息称,A型流感疫情目前在中国已经提前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并呈现以学校爆发疫情为主,疫情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持续蔓延。中国专家认为,随着疫情不断扩大,感染人数的持续增加,新流感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也将持续增多,并可能持续到明年3月。当前,中国疫情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以学校暴发疫情为主,二是疫情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持续蔓延,三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强度持续增加,部分地区已进入高发期。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说,目前聚集性疫情9成以上与学校有关。因此,学校等重点场所成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据报导,大陆医院到处是焦急的患者,学校也在检查是否又有学生出现新流感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4日指出,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学校如果有30%的学生不能上课,就可以停课。寄宿制学校应设置单独宿舍,对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进行隔离。

据报导,至10月30日,天津市已有46所学校发生流感样病例聚集性发病─7所学校采取停课措施,20所学校采取聚集性停课,19所学校不停课隔离传染源。而黑龙江省自9月开学以来已有多所大中小学校出现H1N1新流感病例,包括黑龙江大学、牡丹江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哈尔滨风华中学、哈尔滨继红小学等学校。至10月26日,吉林长春理工大学、黑龙江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出现严重甲型流感疫情和封校事件。11月4日,《京华时报》 指出,长春理工大学西校区面对卫星路的小门早已封闭,旁边告示牌上标着因甲流防控特封闭该校门的提示。

温家宝在5月17日巡视北京地坛医院时曾说,"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甲型H1N1流感是完全可防、可控、可治的。"但湖南长沙网民11月3日发贴指出,上周长沙岳麓区桐梓坡小学、芙蓉区育才小学、雨花区桂花路小学都有几十个小孩发烧。长沙有甲流病例的小学不下20 所,有的一个班级就有25-30人之多。整个学校有感冒发烧症状的学生都达到100人左右。但是疾控中心只抽取了几个人的血样,抽取的血样经检验后已确诊感染甲流,对于未被采样的疑似患者则一概不管。他还说,长沙的医院不管小孩发热与否,都放在儿科。湘雅第二附属医院,每天就有几百个小孩混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地下室,只要去了就被感染。

死亡人数令人质疑 民众呼吁自保为要

中新网日前报导,浙江宁波一罹患甲型H1N1流感的60岁男性重症患者在11月1日治愈,后因"基础性疾病"恶化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于11月3日死亡。北京也有类似的报导,重症病例谢宝岭甲型H1N1流感已于10月21日治愈,其后该患者也因"基础性疾病"治疗无效,于10月23日凌晨死亡。而这些死亡病例可根据10月23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通知,不必列入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就治愈后又因"基础性疾病"而死亡的病历,网友提出质疑,"又是治愈又是死亡, 是不是在逃避什么东西。"

英文版中国日报报导,中国官方公布H1N1新流感死亡数据可能严重低估,实际数据远高于官方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代表认为,确实的数字可能是官方数字的25倍以上。

来自海外的网友发邮件提醒大陆网友,认为中国政府处理新流感H1N1,和海外的情况不一样。在澳洲,差不多每一宗流感个案都会作化验调查,把结果向医疗管理局汇报,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情况也十分类似,所以这些地区公布的数字比较可靠。且新流感在世界各地有卷土重来迹象,中国也不能幸免。北京赵姓网友提醒大家自己注意预防,提高自己保护意识,由于政府老蒙蔽百姓,太多带有虚假成分的新闻,不要轻信政府的说法。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