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炒作事件:"洛阳纸贵"

作者:包光潜 发表:2009-12-10 20: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说起左思,连小孩子都知道"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其实左思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并非是"洛阳纸贵"的《三都赋》,而是他的《史诗》。

这个人长得奇丑,个子又矮,又口吃,从小就"傻兮兮"的,读书不成,学琴不行。古话说,三岁看到老,自然没人喜欢他。就连他的父亲都瞧他不起,说:"这小子真笨,比我年青时差多了。"所以,左思小时候吃尽了白眼,自尊心也受到很大的伤害。这就促使他发愤图强,死读书,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等方面的数据。

一开始,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写了《齐都赋》,虽然没有引起文坛反响,却也改变了身边人对他的看法。从此以后,左思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写出比班固、张衡还要好的赋来,这就是十年磨一剑而完成的《三都赋》,近万字,其中《魏都赋》4100多字,《吴都赋》3700多字,《蜀都赋》2100多字。

这个数字让我对"洛阳纸贵"产生了怀疑。于是,我凭着记忆,翻阅了一些我过去保存的史料,进行阅读,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我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中国最早的文人炒作!

你想想,西晋那个时代,还没有刻版印刷,书籍全靠手抄。近万字的《三都赋》抄得"洛阳纸贵",那要多少手抄工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左思发愤图强,花了十年时间写出了《三都赋》,他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再好的书也没人瞧得上眼。特别是在他写《三都赋》时,许多人讽刺、笑话他,如陆机就公开扬言:"北方这儿有个粗货,竟想写什么《三都赋》。等他写完了,好拿来盖我的酱坛子。"

左思受不了这窝囊气,想方设法与权贵接触,甚至有点不顾文人的体统,巴结那些权贵了。他的妹妹左棻在宫中,虽然长得丑,但以才德受到礼重。通过这层关系,左思也确实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在写《三都赋》时,他托关系要了一个小官职:秘书郎,这样他就可以很方便地阅读朝廷秘府所收藏的典籍了。据说,左思家中的所有墙缝里都塞满了纸和笔,每每想到一句好词儿,或者获得一条好信息,他就随手记录下来,生怕稍纵即逝。这个"笨鸟儿"就是采取笨鸟先飞的日积月累,吃尽苦头,写出了洛阳纸贵的《三都赋》。

他找到当时的皇甫谧给《三都赋》作序,请张载、刘逵作注。和我们今天的出书一样,请名人作序,请评论家评论,请媒体宣传。大臣张华(即写《博物志》的张华)见许多官员说好,也就连声附和,说"好得很"。这样一来,加上豪门弟子本来就有赶时髦的德性,一路追捧,闹得洛阳城里到处传说左思的《三都赋》。左思一夜成名,那些富家子弟又请来许多抄书匠,出高薪抄写《三都赋》。那个时代,纸张本来就稀少,《三都赋》又那么长,被这么一炒作,难免"洛阳纸贵"了。洛阳纸价竟然由原来一刀一千文涨到两千、三千......后来居然再多的钱也买不着了--没货!

虽然《三都赋》内容充实,一派写实作风,但与其它赋相比,实在太缺乏文学想象力了。据读过人说,无法超越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后人阅读《三都赋》的人很少,只留下一个成语"洛阳纸贵",还得感谢《晋书》的作者。

来源:重庆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