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的通胀和欧美的通缩

作者:易宪容 发表:2010-07-26 14: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尽管6月份CPI环比开始下降,但市场为什么还在担心通货膨胀会持续上升呢?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体验与统计指标体系偏离现实经济生活存在矛盾。同时,真正影响消费价格水平变化或消费比重较高的住房消费、教育、医疗等价格呈现快速上涨。这些已成为管理层管理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所在。至于欧美是否出现通缩,需加以仔细观察,不必过早定论。

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这是当前世界经济界分歧最大的问题。在美国经济理论界的主流意见看来,通货紧缩即将在明年降临美国。而对中国来说,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则成央行货币政策最为关键的焦点。

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可贸易品的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流动,其价格水平的差异性不会太大。但是为什么对当前不同国家的经济形势及价格水平会做出如此差异大的判断呢?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这是两个完全反向的经济发展大势,对其大势的抉择不同,其宏观经济政策悬殊就会很大。

当然,对当前美国经济理论界的主流意见来看,之所以认为下半年价格趋势不明朗,就在于持续的产能过剩,在于过量的货币发行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而是返回到银行体系,也在于房地产仍然处于复苏之中等。不过,在本文看来,当前美国的物价水平之所以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发行过多一定会引起本国的通货膨胀。但是,从金融海啸后美国货币发行情况看,尽管美联储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但是由于金融体系崩塌,市场信心要得到很快恢复并非易事,这就使得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商业银行不愿向企业及家庭发放贷款,金融危机后M2增长始终处于停滞状况。还有,美国CPI指数是以居住类为主导(居住类权重占CPI42.7%),如果住房价格水平低,居住类消费价格水平同样会在低位徘徊。再加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可贸易品都会寻找要素价格最低的地方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处于低位也就十分平常。它也是美国经济的一种常态,但说美国经济进入通货紧缩还为时尚早。

对于中国来说,尽管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与美国一样,但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及CPI体系与美国则完全不同,所以对通货膨胀的认识也完全不同。在管制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体系下,当中国货币政策由从紧的货币政策改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长就推向了极致,2009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达到9.6万亿元,是2007年的3倍多,是2005年以前银行信贷增长的近5倍。即使是2010年上半年管理部门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有所收缩,但是仍然达到4.63万亿元的水平上。当前大量的流动性从银行流出后,或是进入各种资产,或是进入实体经济,不过,大量的货币无论是进入金融市场还是进入实体经济,推高相关市场的价格水平已是必然。可以说,无论是资产的价格是否计算进CPI体系,但整体的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只不过其传导的方式与途径不一样罢了。

还有,为什么大量的货币发行可以推高资产价格、可以影响整体经济价格水平上升,但却没有让国内CPI随之上涨?为什么政府统计的CPI指标变化与国内居民对实际生活所体验到价格水平变化差异较大?为什么当前国内CPI仍然在低位徘徊呢?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站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来思考,但中国的情况与欧美国家有很大不同,其原因就在于当前CPI统计指标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性。从指标设计及项目安排来看,中国的CPI指标体系与欧美国家没有多少差别(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惯例),但实际上的内容则相关很远。比如,中国的CPI指标体系中,食品指标权重高达33.6%(我把它概括为是以食品为主导的指标)。在这样的统计指标体系下,对CPI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食品,因此食品价格波动对CPI涨跌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而食品的价格又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不仅农业人口比重占绝对地位,而且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也是一个生产周期相当短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希望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而带动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食品的价格可以有上涨与下跌,但是波幅都会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食品的价格上涨来带动CPI整体上涨并非易事。但是,对于真正影响消费价格水平变化或消费比重较高的住房消费、教育、医疗等价格快速上涨,这种CPI体系对其价格变化反映则很小。

今年1-6月份CPI上涨2.6%,6月份CPI环比也开始下降。从这些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佳态下(GDP增长为11.1%),应该说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局面。但是市场为什么还在担心通货膨胀会持续上升呢?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实际经济生活对物价变化的感受与国家统计局得出的数据相差不小。这种差异性并非有人所说的是个体的感觉与统计工具理性化得出的数据的差异(或感觉与理性存在矛盾),而是在于居民实际经济生活体验与统计指标体系偏离现实经济生活的矛盾。这种矛盾正好表现了管理层管理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

因此,对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无论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不同的人对其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对欧美是否出现通货紧缩不要过早定论,需要加以仔细观察。对于中国,尽管今年的CPI指标表现得令人满意,但是中国消费物价的快速上涨已经不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了,而是现实生活中早就发生的事情。

来源:上海商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