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打工汉 当了16年“活死人”(图)

发表:2010-12-20 00: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邵小离家的柯昌良,一度当了16年的“活死人”。

离家在外打工27载,再踏上归途,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唯一不改的只剩乡音和心里的亲情。

异乡漂泊 早习惯孤单

“这20多年,我都是一个人过。”没有亲人、朋友,柯昌良说他已经习惯了孤单。 东南早报报导,柯昌良今年61岁,祖籍重庆市璧山县青杠镇塘防村,租住在石狮湖滨街道曾坑社区的一处瓦房里。邻居说,老柯很节俭,一年都没吃上一回鸡鸭。

房子住了10年,房租从50元一直涨到现在的100元,屋子有些破旧,却整理得很干净。 柯昌良说自己平时的生活很简单,他每天到不同的工地去挑建筑材料,从34岁离开老家,他就靠这根扁担维生。

柯昌良一直未结婚,“打工的时候挣不了几个钱,娶不了媳妇。”后来到石狮攒了点钱,才动起念头。十年前,有朋友介绍了一个女的,柯昌良最后把存下来的2万元给了女的,对方就消失了,他也跟着断了心思。

“也想回去看看。”他说,今年就可以回家去跟亲人们团聚了。

家庭贫困 走他乡糊口饭

“我的饭量大,当时种的庄稼根本满足不了饭量,就想出来外面闯一闯。”上个世纪60年代,老柯的家乡遭遇严重的饥荒,父母在饥病交加下相继去世,那时,柯昌良12岁,还有年迈的奶奶和兄弟姐妹五个人。当时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过了好几年。

1983年,34岁的柯昌良离家去贵州打工。“没技术,什么都不懂,有的就是一身的蛮力。”他专门给人挑水泥、沙子,没日没夜地干,一天换回一元的工钱,辛苦些,至少也还养活了自己。柯昌良说,在贵州呆了十来年,又舍不得花回家的路费,就一直没回家,也没有与家人联系。

1995年,他来到了石狮,继续在工地挑建筑材料。“那时候年轻,拼了命似的,一担担的沙子挑到七楼,一天能跑50多趟。”

再后来,柯昌良就开始“承包”,一个人把工地这些挑沙、扛水泥的活都揽下来。离家27年了,柯昌良说自己攒了一些钱,这回回家去,就把家里好好弄一下,至少也有一个家了。

一声大哥 足足等了27年

柯昌良说,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没回家,主要是家里没什么亲人了。去年5月,老柯第一次和家人联系。

“妹子,我是昌良,我现在在福建石狮打工……”柯昌良拿起笔,给妹妹写了封信,几天后,柯昌良的手机响了,“哥……”时隔27年,再次听到妹妹的声音后,老柯不禁潸然泪下。

今年10月29日,柯昌良踏上了归家路。车到了老家璧山县,他傻眼了,原来的车站不见了,道路、房子也变了,满街都是高楼,与记忆里完全不一样。柯昌良迷路了,找不到家门。经经曲折,找到了妹妹的房子。27年后再见,兄妹俩无尽伤感。

他又发现了另外的问题,自己当了16年的“活死人”。

原来,早在1994年,他的户口就被注销。家人告诉他,自己离开几年后一直没有音讯,11年后,家人也不抱太多希望,因此注销了他的户口。“这趟回去就可以有户口了,不过还是要回石狮来。”柯昌良说,回了趟家,找到了亲人,自己心里也踏实了。

柯昌良说,发现户口被取消后,他向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请恢复户口。

民警说,不久后,柯昌良便可以恢复当时的户口,也会有自己的身分证。

来源:世界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