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上餐桌 不如变生物柴油

发表:2011-01-03 02: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回收剩菜及死猪等动植物油脂所生产的油,在中国大陆叫“沟油”,其中大部分流向餐桌,进了食客的肚子。但是地沟油也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化身为另类能源来源。

“地沟油”不但听着不舒服,食用起来更让人恶心。以上海为例,数十万家饭店、餐厅、小吃部、点心店,每月产生的泔脚油至少10吨,很多都加工变成了地沟油。

大陆媒体曾有报导指出,在河南从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人民币300元左右。淘地沟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平均淘1桶油就能挣上70、80 元。以1个人每天淘4桶计算,回收提炼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1万多元,相当于高阶上班族的收入。

大陆每年流向餐桌的地沟油约200万─300万吨,长期食用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

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麴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毒性甚至大于砒霜。

另据中国经营报引述大陆“全国生物柴油协作组”的分析指出,大陆每年至少产生500万吨的地沟油资源,目前仅有不足10%的地沟油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其他大部分都上了餐桌。

报导说,地沟油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有关部门的注意,将在今年进行处理,主要是透过减免税收政策,鼓励用地沟油产制生物柴油。

中国财政部税政司1名官员表示,“财政部目前已经明确将在2011年度对生物柴油彻底免除消费税,而且是全部减免,而非减半征收,但具体时间仍然有待观察。”

这名官员预期“生物柴油产量将呈现几何倍数的爆发式增长。”

2009年度大陆的生物柴油仅生产40万吨,之所以产量很小,主因消费税太高。全部免税后,官方仅仅损失不足人民币4亿元税收,但企业获利空间加大。

除了地沟油可以生产生物柴油,大陆南部种植的膏桐、黄连木等油料植物,也可满足年产上千万吨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

所以,如果要让地沟油在大陆远离餐桌,不但亟需政府加强管理,还得寄望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