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人他的慈善令我莫名感动

发表:2011-06-27 15: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个外国人和他的慈善

2011年06月24日 

这绝非20块钱的问题,也绝非钱多钱少的问题,这关乎心灵和教养

昨日大雨滂沱,京城几乎成为沼泽,许多人堵在路上五六个小时,回家,一下子变得遥不可及。地铁停运,雨水沿着台阶滚入地铁通道,人群鱼贯而入,仿佛要走进一个不可知的世界。

今晨,雨还在下。8点半,我从地铁东四十条口出来。电梯走到一半。我看见一个年轻的外国人在那儿徘徊。再定睛,原来连接两台阶的平台上有人在那儿睡觉。他们只露着脑袋,枕着旅行箱,铺着地毯,盖着被子,我不记得他们行李的颜色。从放在他们身边鞋子的尺寸看,这应该是一对父子吧。

那个年轻的外国人大概20多岁,是个小伙子。他掏出钱包,从中取出20元钱,放在那双孩子的凉鞋下面。那对父子睡得很香,小伙子做的这些他们丝毫没有觉察。

这个场景,我看了很感动,当然,我是一个极易被感动的人,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足以让我的眼睛湿润。我判断,这对父子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乞讨者,他们也并没有想过让陌生的路人救济一把,因为他们身边没有这样的工具。

也许昨夜的大雨让他们无路可走,也许他们的生活中真的遇到了什么挫折,但其实他们很从容。最重要的,这个小伙子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知道他是出于天生的怜悯,还是对中国底层人生活的同情,总之,在这样一个上班的早高峰,在地铁里人潮汹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从这熟睡的父子身边经过,也许也像我一样地心生涟漪,但并未伸出援助之手。

抛开这对父子不说,如今,地铁里行乞的人真是多,看起来正常却懒惰的、失明的、缺胳膊少腿、被火灼烧过的,他们大多都唱歌,动听或刺耳,地铁管理部门禁止这种行为,也希望乘客予以抵制。我不知道自己该作何立场,从最初的同情到偶尔的鄙夷,有时候我给钱,很多时候都视而不见。我观察,地铁里的大多数人都跟我做同样的选择。

我们被告知,这些行乞的人很多都是骗子,他们在生活中确实遭遇了不幸,但是却自暴自弃,不肯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我们希望他们能独立,能重树自信,能在生活中找到自我。可是,有没有想过,他们到底要靠什么来养活自己?来自同类的那一点点可怜的同情吗?周遭的冷眼吗?

我不知道,我很困惑。而且,即使我们从包里掏出了钱,也是可怜的几毛钱或者几块钱,有多少人在路边给过那可怜的人们20块钱呢?

也许那个小伙子刚刚来到北京,对这里的社会状态不太了解,或许是这种不理解骗取了他的同情心。就好像当年我上大一,在路边给一对“来北京找不到儿子却也丢了钱包”的可怜的老夫妇100块钱,希望他们买车票尽快回家。

这真的关乎素质和教养吗?关乎人心的善良和邪恶?是什么造就了我的困惑,众人的困惑?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