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经济学家们的“愤怒”

作者:杨冬 发表:2011-10-20 16: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8年,郎咸平在上海出席一个论坛时曾放言,“内地某些经济学家的水平连农民都不如。”

此话引起了内地经济学界的强烈不满,甚至有经济学家针锋相对地称,“郎咸平不懂经济。”

此后,每有海外经济学家唱空中国股市、房价、银行资产质量以及经济增速之时,必有内地经济学家愤怒地予以驳斥。

内地经济学家最近一次的集体愤怒,始于今年8月份谢国忠抛出的“中国经济将出现大幅下滑”的言论。谢国忠的逻辑在于,“自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完全依赖于地方政府投资,随着坏账的不断出现,地方政府的开支能力将不可避免地受限制,进而导致中国经济出现大幅下滑。”

随后在9月份,瑞银证券发表研究报告对谢的观点形成呼应,这家海外投行认为,“基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大幅下滑,流动性持续紧张,房地产去库存暴露风险,加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愈发明显,预计四季度A股市场还将有最后一跌。”

对于海外经济学家此种“谬论”,内地经济学家纷纷撰文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予以驳斥。

易宪容日前撰文评论“汇金增持四大行”事件时公开表示,“汇金入市,是反击全球对冲基金做空A股的举动。”

国内某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日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亦情绪激动地表示,“海外投行的言论简直就是危言耸听,他们的分析思路总是转变不过来。从短期宏观经济数据看,根本不支持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结论。退一步讲,即使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至8%,又将如何呢,如果以这个速度发展5年,中国经济的前景将会不得了。”

在历次宏观话语权之争中,内地经济学家习惯将海外经济学家的唱空言论比作“阴谋论”。不过,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是,所有的海外经济学家都是“阴谋家”吗?他们都在处心积虑地时刻准备着搞垮中国经济吗?

答案当然不是。虽然郎咸平批评内地经济学家之言确有“作秀”之嫌,但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的那一句,“研究中国经济的这些学者,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的那些大学里边,目前在世界范围并不是主流的”却不失中肯。

陈志武的话确实该使得那些动辄“愤怒”的内地经济学家汗颜。目前中国经济已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关于中国的经济研究却不是“主流”,内地经济学家显然责无旁贷。

众所周知,经济学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两点,一是分析逻辑的严谨性,二是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关于这两点,可能海外经济学家和内地经济学家都没有做到很好:其一,海外经济学家往往过于关注中国经济蕴藏的风险;其二,内地经济学家往往过于乐观和自信,同时低估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

这两种研究逻辑和偏好方面的缺陷均极易导致研究结论出现偏差。但不可否认的是,海外投行那些看空中国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结论背后的分析逻辑可以为中国的政策决策者提供一面镜子,时刻警惕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

反观内地经济学家,在经常“愤怒”之暇,是不是应该抽出更多时间来建立全面、有效、严谨的研究体系呢?

来源:证券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