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形围屋(组图)

作者:整理/董心弦 发表:2011-11-15 10: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除了闽西圆型土楼、粤东弧形围龙屋最具客家建筑代表性之外,还有就是赣南的方形围屋。在客家人的建筑中,方形围屋的数量是最多的,据统计,福建永定一县3层以上方楼就超过4500座。而赣南的方围最具代表性,其中尤以龙南县方形围屋数量多、规模大、风格特别、保存完好。

经考证,赣南客家方形围屋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也就是一种小型的城堡。据梁思成先生研究,北魏至唐代的建筑,在庭院围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保存着古代防御性的遗风,但这种四角建楼的布置,在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恰恰在此时期,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适应新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为了家族和宗族的安全,高墙大院、聚族而居成为最佳选择,把中原逐渐消亡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带到了赣南,因而学术界称赣南方围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主任、著名学者片山和俊教授考察赣南围屋后说:“赣南围屋的构造并不复杂,但它的大尺度、大空间、大容量,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议事厅和中心广场功能集于一体,如此宏伟多功能的民居为世之罕见,令人震撼!”

广东客家方围与赣南方围类似,多为砖石木结构,福建方围多为土楼。

客家人的方形围屋多以砖石木为材料,有着非常坚固的墙体,更接近军事堡垒。在防御外敌上及在恶劣环境下生存,体现出客家人高超的智慧,从侧面也能领略客家人两千年来饱受战乱之苦,及颠沛流离的迁徙,要在异地生存下来着实不易。

以下整理出几列各地有代表性的客家方形围屋。

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位于江西赣州市龙南县,据专家考证,关西新围是迄今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有代表性的赣南客家围屋。主围占地约8000平方米,始建于1798年,于1827年完工。关西新围为平面“国”字形,长边94.75米,短边83.36米,为三层土木结构。每层围屋共79间。外墙为三合土夹卵石夯筑而成,厚90厘米。各层均有火枪眼。整个平面结构严谨,交通复杂但序列分明,空间、院落组织非常丰富。
其整体结构像一个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在中间的“口”字部位,其结构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围内共有主房124间。“三进”即从大门进来为下厅,往上走则依次为中厅、上厅,层层递进,层层增高;“六开”则是以正厅为中轴线往左右均衡延伸,两边院落,房屋对称、门窗对称。以中轴线往左右延伸的结构又使正厅成为整座围屋的核心,体现着一种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围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特色中的典型建筑。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赣南地区最有特色的珍贵客家民居建筑,是赣、闽、粤围屋建筑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东方古罗马城堡”。

栗园围

栗园围位于江西赣州市龙南县,始建于明代弘治辛酉年(公元1501年),明正德13年(公元1518年)重新规划,历经18年,于嘉靖丙申年(公元1536年)竣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该围占地面积45288平方米,是赣南规模最大的一座客家围。这里原聚居着李氏家族申甫公六世孙大纪、大缙两大房后裔190多户,1000余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村民迁入围外新居,现属里仁镇新园村范畴,围内仅有住户36户,145人。
这座围屋颇具特色,围内房屋的排列走向均按照天干地支、阴阳八卦的布局建造而成,故有“八卦围”之美称。它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四周围墙是用片石砌筑而成,墙厚2尺,墙高6米,围周长3华里。按八卦演化,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建有围门。围门以西门建得高大宽敞,设有门卫,凡举办红白喜事,一般均从此门出入。围墙周边筑有12座炮楼,除东边中楼是三层楼外,其余均为两层楼房。每座炮楼朝外三面墙和周围的围墙上均凿有一排排“猫眼”似的枪口炮眼,总计462个。此外,在从南门至西门到北门这段围墙外面,留有两三米宽的护墙地带,并在护墙地外边开挖了一条两米宽的深水壕沟,人称“人工护围河”,所有的这些建筑均为保护围屋的安全、防范设施。

燕翼围

燕翼围位于江西赣州市龙南县,族谱记载,住在“燕翼围”中的赖氏是赣南最早的一个移民家族。一千六百多年前,赖氏祖先进入赣南。明清交替的战乱过后,这个家族倾力建成有四层楼的“燕翼围”。

围屋呈方形,共4层,高14.3米,长42米,宽32米,面积1368米,房间136间。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住,俗称“内走马”古楼映照,四层为战楼,俗称“外走马”环通墙道。自下而上外伸炮角楼,具速上下顶层集结,居高临下58个枪眼林立,洞察战事与军事布局。筑基麻石高墙,古门设置三道和漏斗防御,是典型易守难攻防御堡垒。因其建筑高耸,当地俗称“高守围”。

东生围

东生围位于江西赣州市安远县,始建于清道光时期,至今200多年的历史,由当地“二品武功将”陈朗庭所建,围内悬挂有清朝皇帝御赐的牌匾。围屋坐东朝西,长94米,宽93米,占地面积10391米。有九个天井,十八个厅堂,当地称之为“九井十八厅”。
围内共有房屋199间,最多可以容纳近千人居住,东生围不仅规模巨大,在客家建筑艺术上也是别具一格,就像它的门楼四根柱子之间的楼牌式结构,上面题着“光景常新”四字,不仅气派还蕴含了客家人的美好愿望。在这座围屋的正厅,还留有一块御赐牌匾,上面写着“金母长生”四个字,是当时的皇帝赐给东生围内一位四个儿子都在朝中当官的母亲的。

东生围是一座具有南方建筑艺术特色和赣南地方特色的“土围子”围屋,从形制结构上,平面均为方形或矩形,外立面均为高大坚固的墙,四隅均建有角楼,围屋呈回字形,整座围屋建成防火防水防盗和抵御外侵的土木结构,被誉为“刀枪不入,水火难攻”。

满堂围

满堂围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始建于清道光癸巳年(公元1833年),竣工于咸丰庚申(公元1860年),历时28年,为当时的富豪官乾荣所建,占地面积达14888平方米,是始兴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也是广东省最大的客家围楼。总体分为中心围、上新围和古新围三部分。三个“围”都是回字形布局,里面三层。其中中心围是主体围楼,楼高四层。唯一供出入的大门设五道,底层墙厚两米半,厚墙是空心墙体,不但内外两侧用大鹅石砌起,墙角用花岗岩石条砌成,更在空心墙内装满河沙木炭,据说如果盗贼挖开墙洞,这些流沙会将墙洞堵住,使贼入不得。

主楼外墙没有窗,只有了望孔和射击孔,用花岗岩石制成,内宽外窄,以便于里面的人观察外面的形势以及射击,建筑物各部分之间有防火巷,楼上楼下有回廊过道,四通八达,除此之外还有炮楼、建筑物顶上有射击的掩体等等。

满堂客家大围由中心围和上新围、下新围三部分组成,中心围高16.9米,其他两围拱卫左右,既自成体系又浑然一体,状似一艘古代官船。围楼建有四个大院、六个祠堂、两个议事厅、四口水井,有寝室、厨房、储粮间、停厝间等777间房子。为有效防御当时猖獗的盗贼兵匪,围楼的墙基砌得格外坚固,一般厚0.6米,其中围楼主墙基厚达2.4-8.2米,大门一关,围楼便成—座固若金汤的城堡。

泰安楼

泰安楼位于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呈四方形,砖石木结构,面宽52米,进深49米,建筑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

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

五云楼

五云楼位于福建永定县,俗称“不倒楼”,离承启楼百米之多,特点是没有石砌墙基,方形土楼。楼前墙体向内已倾斜1.5米,近100年却稳而不倒,让中外游客和专家叹为观止。现如今,楼内虽是稀稀落落,却仍有3位老人居住。五云楼是高头乡江氏家族中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考古价值。
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长方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约3600平方米,无石砌墙基。高4层,面阔25.8米,9开间,进深24.3米,11开间,底层外墙厚1.3米,每层40开间。全楼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门外以矮墙围合天井形成一个院落,外大门正对楼门。内通廊式,前后为歇山顶,两侧为悬山顶。该楼原高3层,公元17世纪(清代初)由承启楼建造者江集成购得,扩建为4层。

该楼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外大门、门坪、楼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后厅。中厅为口字形,单层,中为天井,南、北面各开一门,东、西面各开一旁门,4个门各通一砖墙巷道,把楼内分隔成4个小院落。楼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

绳庆楼

绳庆楼位于福建永定县,建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方形土楼,坐东朝西,占地2310平方米,建筑面积4578平方米。高3层(12米),面宽26.1米,进深24.5米,每层24间。内通廊式。设4部楼梯,1个大门。基墙厚1米。现住12户,72人。楼后高前低,天井后面连接后厅建有“庭槐”上下厅式砖木结构的祖堂,祖堂上悬挂着清乾隆癸末年制的“德式乡闾”牌匾,堂内有木雕“狮子夯梁”,墙上有梅兰等花草彩绘。

点击与作者交流

来源:看中国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