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低利率反而不利于消费

作者:Malhar Nabar 发表:2012-01-03 13: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家庭储蓄平均占可支配收入的19%。到2009年,储蓄率升至30%。此变化发生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预期生活水平改善、收益较高以及大繁荣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些影响可能已经被认为是助推了储蓄动力,那么现在的家庭储蓄为何比十五年前的还多?

IMF近期研究表明,城镇储蓄率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与实际利率的下降有关,尤其是2003年以后。家庭储蓄大多放在了银行,银行存款的收益就对储蓄决策产生了实质影响。由于近几年储蓄利率仍然低于通胀率,银行存款的实际收益就稳步下降。通过在不同省份的密切观察可发现,尤其是2003至2009年间,随着实际利率下降,城镇储蓄率反而上升。

但是我们是否不应该期待相反情况——若储蓄收益下降,家庭储蓄减少(而非增多)?未必,尤其当我们考虑到中国家庭近几年做消费与储蓄决策所处的快速变化环境时。这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劳动力市场时机变化、购买意愿转向住房及其他耐用品、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人口政策变化。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家庭可能旨在自我保险并建立针对收入与健康冲击的缓冲器,或设立一定财富目标以购买耐用资产。随着储蓄收益下降,财富的实际水平可能跌至目标水平以下,诱导家庭进行更多储蓄以弥补不足。

我们对31个省份的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测定自2003年以来实际利率下降与城镇储蓄率上升之间是否不只存在相互关系。关系依然存在,即使我们考虑了此期间影响家庭储蓄的其他因素。实际上,家庭储蓄行为似乎要满足自我保险、退休后消费、购房等多种需求。当相对储蓄而言,利率回报下降时,家庭部门要想实现其目标将变得更加困难,这样他们会在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储蓄。相比之下,较高的利率水平会使家庭部门更容易达到他们的储蓄目标,并可以促进他们的消费。这将有助于使经济更加依赖于私人消费,这也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

我们的研究表明,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可能有助于经济转型。近年来,中国在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提高风险管理标准,各大银行均已在国际证券交易所上市,金融市场已在多个领域有所发展,如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等。正如我们在最近对中国经济的其他工作概述中提出的,在这些令人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将需要适当调整次序,以尽量减少市场化带来的无序风险。

在放松利率管制之前,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威胁需要被吸收。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国际收支注入的流动性,更多地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均是这方面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一旦这些条件都具备,在监管框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监管真空不断减少,利率市场化可以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通过鼓励更多的共同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参与资本市场,从而使得家庭部门可以获得范围更广的储蓄投资选择。最后,开放的范围可以扩展至消除资本管制并允许资本不受限制地双向流动。

最后,面对储蓄渠道更加灵活和选择更多的情况下,家庭部门将能够从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提取更高的回报。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增长并且投资渠道更丰富的条件下,家庭部门将更容易达到自己的储蓄目标,从而促使他们消费增加,这将使得中国更快地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