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薄熙来未来政治前途的悬念

发表:2012-02-17 07: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重庆市副市长,原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因打黑名震全国,但因为公众尚不明白的原因被边缘化,以至于突然走进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滞留一天后“自愿”走出来,被当局带往北京调查,引发了一场改革开放30年来罕见的政坛风波,并影响到被中国左翼势力和部分民众捧为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庆模式”成败,以及创造这个模式,企图以此进入18大常委班子的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命运。不能否认,由于这场风波涉及的面广,内幕复杂,情节曲折,高潮迭起,令人遐想,再加上官方在网络上开放绿灯,引发了数以亿计中国人的“围观”,中国最著名的博主韩寒,更将其比喻为“美剧”,而国际舆论也兴趣盎然,不但想要解开打黑英雄王立军突兀行为的根源,更想解开薄熙来未来政治前途的悬念。

当然,中国官场至今维持“黑箱运作”,透明度不高,任何权力斗争,民众不明究竟,看到的往往是结果,以及胜者一方编写的故事,政治大案子如陈希同(北京市委书记)、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的落马,无不循此模式。这一次则有点不同,从王立军的遭遇到薄熙来的前途未卜,一出出政坛大戏,都以进行式展开,剧情超过好莱坞电影细节,悬念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掀开了“政治黑社会”的内幕一角,再配合网络名人和群众公开的七嘴八舌演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嘉年华”,掩盖了这场政争背后的“血腥”。

不能否认,这是一出政治好戏,也很好看,但细细一想,也很悲哀。原因无他,剧情的所有指向,都表明今天的中国,缺乏制度,也缺乏法治,依然维系在人治的层面。

举例而言,王立军以雷霆万钧之力在重庆打黑,成就他中国第一员警的美名。但是,从他打黑开始,人们就在问两个问题,第一,作为地方公安局局长,他自己有没有黑的成分?第二,他的打黑,是依据法律,还是依据薄熙来个人的旨意?事实已经证明,王立军的打黑存在“黑打”状况,而且还有受害者公开喊冤,但是,所谓的“民意支持”,掩盖了问题的严重性。如今,这一切将要受到严厉的检验。

重庆的“唱红打黑”,根本不能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模式,更不能成为中国发展的方向,因为中国的问题,主要还是体制改革的问题。从目前重庆暴露出来的蛛丝马迹来看,所谓的唱红打黑,有太多的“包装政绩”之嫌,而薄熙来为此争取“入常”也成了司马昭之心。没有人否认重庆注重民生工程的价值,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是,薄熙来、王立军不是“圣人”,谁来监督薄熙来、王立军,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在,人们普遍在问:王立军、薄熙来禁得起中央的调查检验吗?还有,这样的调查检验是否又能够公开?由此可见,没有制度,没有监督,没有透明度的时候,今天的胜者,今天的加害者,或许就会重蹈昨天失败者受害者的命运,如果中共高层都有这样的思维逻辑,那么,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将不会是遥远的事情。我们期待,重庆的这出官场大戏,能够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催化剂,如此,未来的李立军、陈立军们,就不必要再化装进入美领馆了。

来源:世界新闻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