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名用字的特点

发表:2012-08-26 20: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般看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名就是一个人的代号。其实,每个具体时代的人名不只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同时又是文化的镜象和观念的折射。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信仰、习俗、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以及美学观念等。据考证,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取名时有下列几种思想倾向:祈求长生不老、渴望富贵财利,除疾去病、崇尚武功,以出生地和出生时间或轻贱易养的动物取名,还有一些讲究忠君爱国、忠信贤德、尊亲敬老等方面的吉语[1]。古人取名时的这些思想倾向,无论在传世文献中还是在地下出土中均有有大量记载。作为记录古代人名的古代玺印最能直接体现上述思想。本文在充分参考有关文献和古玺印资料的基础上,对先秦秦汉时期人们取名时的用字特点及其反映出的思想倾向进行一番系统的探讨,以就正方家。

一、祈求富贵财利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生活得富足快乐。正如《荀子·荣辱》云:“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史记·货殖列传》亦云:“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也。”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对财富的大量占有是当时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古人常常把带有“发财致富”之类的吉祥语词用为自己的名字,以此保佑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类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经常遇到,如富贵、长富、富昌、富之、千万、百万、长利、常利、广利、常有、将有、独利、利上、买之、贾之、市之、多酒等等。同时,先秦时期,生产力还不很发达,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并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牲畜、谷物的多寡成为衡量财富的尺度[2]。诚如《礼记·曲礼下》云:“问庶人之富,数畜以对。”所以,有些人名也能体现出对牲畜或谷物的渴望,如弘羊、多牛、多禾等。西汉时期,随着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和社会的日趋稳定,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人们对“财利”的看重也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当时人们致力于追逐“财利”的思想,不仅在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中有大量的记载,而且在汉印中也有充分的反映。人们把带有吉祥含义的词语刻于印章,或随身佩带,或置于家中案头,目的就是保佑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如即大利、巨万、来富、至富、大富、长富、日富、日利、千金、千万、万匹、千石、万石等等,这些刻于印章的吉语与同时期的中人名所用的吉语如出一辙,其功用是一样的,就是为了祈求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利。

虽然大富大贵一直是人们渴望的事情,正如《论语·里仁》所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在先秦甚至更早的一段时间内,人们最渴望的是“富”,其次才是对贵的向往。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使用期盼“显贵”的词语作为人名的并不多见,到汉代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富与贵结合在一起,在渴望拥有财富的同时,更渴望自己在仕途上官运亨通,使自己显贵起来,汉印中能够体现这种思想的内容有:宜官、利官、宜官秩长乐吉贵有日、宜官内(入)财、富贵、长贵、常贵、日贵、益贵、日就富贵、利而未央宜官大昌、日光、长光、常光、大光、万光、益光等等。

二、祈求福禄长寿

为了使自己生活得富足显贵而且平安吉祥是古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就是所谓的“福”。古代称富贵寿考等为福,《尚书·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可见,福禄长寿是人们心目中“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方术中,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养生保健。当时许多方士或潜心修炼,或炼制丹药服食,以求自己延年益寿。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不仅重视修炼或服食丹药,而且把祈求健康长寿的语句用在自己的名字中,以保佑自己能够幸福长寿,多子多孙。如:延寿、延世、延年、万年、万岁、多年、彭祖、万纪、寿王、君寿、寿臣、寿成、千秋、长寿、益寿、久长、鹤年、龟年、续世、广年、增纪、寿贵等等。古代印章中有很多与人名相类的吉语,如:长寿、寿乐、安寿、永寿、寿庆、延寿、千秋、千秋万岁、延寿未央、与天无极、日寿大幸、和福、受福、宜子、宜子孙、长宜子孙等等。当时的典籍中能够反映这方面思想的记载比比皆是。《诗经·大雅·假乐》云:“受福无疆,子孙千亿。”《礼记·乐记》云:“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庄子·至乐》云:“夫天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战国策·齐策》云:“犀首跪行,为仪千秋之祝。”《汉书·礼乐志》云:“灵殷殷,烂烛光,延未央,永未央。”以上所列祈求福寿与子孙蕃息类的语词是汉代流行的通俗语,不仅见于当时的典籍,在汉代的铜镜和瓦当中也经常见到。如:“千秋万岁”、“长生未央”、“延年益寿”、“延寿万岁常与天久昌”[3]等。而且,在同时代的漆器上也有类似的吉语,如邗江胡场一号墓的漆案底部有用朱漆书写的“千秋”二字等[4]。近年,考古学界在新疆民丰县尼雅发掘的一座夫妇合葬墓中曾出土一批汉代纺织品,其中有织成文字的锦,上亦有“延年益寿”、“大益子孙”、“万事如意”等吉祥语。

和祈求福禄长寿相并存的则是对疾病的厌恶,由于古代医学条件的限制,疾病是人们生活中的最大祸患之一。因此,渴望驱疾去病,也是人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有不少人名可以体现出古人对无病无灾的渴望。如去疾、除疾、疾瘳、疾已、弃疾、疾去、病北、去热、热已、痤愈等等。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霍去病、辛弃疾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以习武名称为名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一批平民因军功显赫而进入贵族的行列,因而有不少人从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有一些人出于保护自身的需要而练习武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崇尚武功,讲究习武健身的风气。当时,有很多人名就体现出世人的这种思想。如:御寇、护军、却敌、辟兵、右军、持弓、弄弓、胜客、武强等等。而且,有的女子的名字中也带有这些字词。据文献所载,有一个名叫陈持弓的女子,九岁时就阑入宫掖。“陈持弓”这个名字就体现出其父母希望女儿能如男儿一样武枪弄棒、保家卫国的心态[1]。到汉代,由于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下入侵,时刻威胁着中原地区的安全,旷日持久的军事对峙,造成国力衰弱、兵民疲惫的局面,人们渴望国家安定、生活安居乐业。所以,许多人在其名字中使用反映厌战心理或体现战胜匈奴的决心和气概的字词,如罢兵、破虏、灭胡、斫胡、敦狐(胡)、屠胡、胜胡、敦胡、破戎、却戎等等。

四、以出生地或出生时间为名

古人有不少名字可以反映出人的出生地、籍贯或出生的时间等。有的以地区或国名表示籍贯或出生地,这类的人名有:鲁人、梁人、吴人、越人、楚人、荆人、楚仆等。有的以郡县的名称表示籍贯或出生地,如五鹿、常山、琅、章丘、邯郸、中山、右阿、于陵、郢人、桂林等。先秦时期的文献和古玺中,以地为氏者,往往是以自己祖先的居住地为自己的姓氏。这些以出生地作为自己名字的做法当与以地为氏者相类,均为由于国家灭亡或生活地被外族吞并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迫使自己离开故土,为了表示对故土的怀念而以此为名或为氏。有的以少数民族称呼来表示族属或出身,如羌人、胡人、胡竖、匈奴、胡囚、义渠、戎奴等。还有的以月份等出生时间来取名,如九月、五月、中月、稷月、十一月等等。汉代阴阳五行思想流行,人们的一切活动往往都要择日以定吉凶,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时间等就是最吉祥的日子。

五、以加强自己品德修养的语词为名

先秦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已慢慢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很多人的名字就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正如《礼记·祭统》云:“是故君子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加强自身修养,体现忠信贤德方面的人名用字有:恭敬、中信、民信、信忠、常贤、贤友、信之、仁之、让之、信士、仁士、贤良、宽信、奉德、信成、友之、广德、贞君等等。有的人名体现出忠君爱国,期望自己能实现安邦定国的愿望,如忠臣、奉君、利主、安主、爱君、君谏、腹心、近君、安汉、奉国、利国、安世、安国、定国、充国等等。还有的则是体现了敬老尊亲等美德的名字,如奉亲、奉孝、孝让、宜亲、扶老、事亲、利亲等等。先秦秦汉时期的格言玺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修身养性方面的内容,如敬事、敬上、敬老、敬忠、敬守、忠信、忠爱、慎事、慎言、信士、仁士、安民、和众等等。所以,这些以加强自己品德修养的语词为名者与同时期的格言玺印有着惊人的相似,当不是巧合。

先秦秦汉时期文献中,有许许多内容可以印证这些思想。《易·乾》云:“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近德也。”《礼记·哀公问》云:“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孟子·议兵》云:“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荀子·天论》云:“是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楚辞·九章·惜诵》云:“竭忠诚以事君。”当时,作为随身佩带的吉语格言玺印中有如此多的内容和世人的人名用字相吻合,这说明修习好自身是是一个人能够立身行事的前提,体现了儒家对修身的重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儒家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六、以其他吉祥如意之类的语词为名

自古以来,人们不但希望自己能够大富大贵,能够长生不老、福寿无边,更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时时吉祥,事事如意。先秦秦汉时期的大量人名用字就体现出这些思想。如:平定、长幸、常欢、未央、无恙、欢欣、乐世、贺喜、平安、安处、常善、逢喜、无咎、无患、禄之、赏之、允祉、和意、得意、中意、如意、常乐等等。而且当时人们求“吉”的思想在吉语格言印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吉、无咎、日吉、长吉、又吉日、幸、长幸、日幸、鸿幸、常幸、大幸、日乐、长乐、生乐、常乐、民乐、大乐、长乐无极、得喜、长喜、恭喜、喜庆、日有喜入等。从以上所列举的人名用字和吉语格言印的资料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很大的相似之处。

从文献所载我们可以发现,“吉”即吉祥之意。《说文·口部》云:“吉,善也。”《诗经·召南·有梅》云:“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毛传曰:“吉,善也。”《逸周书·武顺》云:“礼义顺祥曰吉。”《易林·益》云:“兑,福德之士,欢悦曰吉。”《论衡·讥日》云:“如吉无害,刚柔相得,奇偶相应,乃为吉良。”“幸”最初为没有灾祸之意。《广韵·耿韵》云:“幸,吉而免凶也。”到汉代出现幸福、幸运之类的吉祥语词当是从“没有灾祸”引申发展而来的。《说苑·贵德》云:“福履和乐,与天无极,天下幸甚。”《后汉书·崔琦传》云:“无怙常幸,爱有陵迟。”“喜”与“乐”意思相近,即喜庆、欢乐之义。

总之,古人的人名用字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以上虽然只是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论述了古代人名用字的特点,但是通过对它们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不但可以对古代代人们追求生活幸福、安宁的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可以对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作为珍贵的文物和语言文字资料的古代印章,也对研究古代人名以及当时的社会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网络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