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二代公考路:崇拜“有钱不如有权”

发表:2012-10-30 1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0月24日下午6时,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报名截止。即将第四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李皓这次没有报名,他把宝都押在了来年春天的山东省考上。毕业已经两年多的平度小伙李皓至今没有找工作,自称“农村富二代”的他一直在考公务员。信奉“有钱不如有权”的父亲虽然是一家工厂的老板,但却不愿意孩子回来和他一起做生意。在李皓加的一个考公务员的QQ群里,不找工作一直复习考公务员的,他是唯一一个。而这样的唯一 ,却是当下部分年轻人对公务员这个头衔热切渴望的真实写照。

报名,考试,就像任务一样

“我是从不太要求基层工作经验考到了十分要求基层工作经验!”李皓自嘲,自己把国考这条路给考死了。

10月下旬,又到了国考报名的时候,每到此时,李皓就有些纠结。他一遍一遍地查职位 ,却发现他几乎没有办法报名,因为现在几乎所有职位都要求“两年基层工作经验”。2010年应届毕业生李皓刚好毕业两年了,但这两年他没有工作,不符合职位要求。

三年前的此时,他还对国考充满热情。当时他很自信地报了青岛国税局一个办公室科员的职位 ,那是山东省最热的国考职位之一。“那个时候,就觉得凭我的能力,考个公务员还不很容易?”从高中就学文科的李皓,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我高中时候政治学得可好了,做了几套复习题就参加考试了。”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李皓连笔试都没有过。

失败,对于李皓而言,已经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每到公务员考试报名的时候,他都像完成一项既定任务一样,报名、考试。而最后,也如早已定好的一般,失败伴随着分数公布的时刻如期而至。

但他,也曾经无限接近过成功。这是他最愿意和别人说起的一段经历,他常常觉得,如果不是这一次的接近成功,他很有可能已经放弃考公务员,像别人一样,去找一份工作了。

那是2010年的山东省考,就在第一次国考失败之后不久,他报考的是崂山区工商局。虽然没怎么复习,但却奇迹般地过了笔试。“笔试过了,就好像一只脚迈进了公务员的队伍中了。”李皓那时非常兴奋,在一个考公务员的QQ 群里,他把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面试必过”。

为了准备面试,他还特意花五百多块报了一个面试培训班。面试前一周,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学校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演练无数遍面试的情景。

可真正到面试的时候,演练了无数遍的情景还是出了问题。他面试的地点在福州南路附近的卫校,“好像是上午九点多就开始了”。为了不迟到,考试的前一天,他还特意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来。

抽号、等待。和其他来面试的人一样,他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坐在另外一家教室里等待面试的他,看着一个个人出去了,真恨不得下一个就是自己。“早死早超生 ”,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

心情。现在回想起来,他都觉得是一种折磨。

终于轮到李皓,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的考场门口。可能是紧张的缘故,推门而进之后,操练已久的诸多流程细节,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都没有关门,也忘了向面试官鞠躬,题目更是答得一塌糊涂。”

对于那次笔试的通过,李皓更愿意把它解释成“运气”。对于那次面试的失败,他也觉得只是“运气”。这样,他对于年年复习考公务员的解释也就非常简单了:“再碰碰运气。”

崇拜当官,“有钱不如有

家里到底有多少钱,李皓也不太清楚,“一两百万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朋友调侃他是富二代时,他常自嘲说是“农村富二代”。

因为准备公务员考试的事,李皓错过了许多找工作的机会。等到2010年6月毕业的时候,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父亲当时却一直劝他继续复习考公务员,“你不用工作,家里又不是缺钱,你去好好复习考出个公务员回来”。

确实,他家里不缺钱。在学校的时候,李皓是他们班第一个买iPad的人,他开始用的时候,iPad刚在美国上市不久,他是花了近两倍的价格从水货商那里买的。

李皓的父亲在平度老家开了一家小工厂,生产速冻水饺之类的速冻食品。李皓瞧不上父亲的厂子,“说是什么公司,其实就是个小作坊。”前几年,他的父亲还在平度买了好几套房,“买的时候两千多,现在听说有的已经涨到四五千了。”

但相比较于财富 ,在他们村里,对于做官的崇拜更加强烈。在这方面,他的父亲可谓典型代表。“有钱不如有权”,是他父亲常挂在口头的话。在父亲的逻辑里,即使在政府里给人当司机伺候人,也是一件光荣的事。“考上公务员,以后前程光明。”父亲常常这么对他说。

李皓也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会有这么大的“官瘾”,上世纪90年代就下海搞个体的父亲,一直对做官没什么兴趣。李皓的母亲曾无意中向他提起过,当年镇上想让他父亲做村主任,他都给回绝了。

有好几次,李皓都想放弃考公务员,回去和父亲一起做买卖。每次都迎来父亲的暴跳如雷,大声骂他不争气。李皓常常会想自己考上公务员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我敢肯定一点,我爸绝对不会骂我了!”他现在也分不清:考公务员,到底是父亲的愿望,还是自己的愿望?

没有紧张,只是等待一场演出

每年公考,他都加一个公务员考试的群。从2010年一直加到了2013年,在现在的这个QQ 群里,不找工作一直复习考公务员的,他是唯一的一个。

现在,在一个最新的考公务员的群里,李皓的名字已经改成了“公考至死”。他最喜欢的书就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他觉得中国的年轻人还没有被完全淹没在娱乐的热潮里,但大部分都已淹没在对公务员身份崇拜的热潮里。

2011年,他只参加了省考,因为国考对他而言,已经确定无疑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但第二次参加省考,他连笔试都没过。刚刚过去的2012年省考,也是如此。

每一个公考QQ 群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笔试成绩下来公布面试名单的时候,面试完之后,这个群就成了“僵尸群”了。除了2010年,他都是以一个落寞者的身份旁观别人的幸福狂欢。

“他们会在群里讨论很多关于面试的事情,有的应届生会请教经验。”但这一切在李皓看来,很烦。每次在这个时候,他都会想起高中背过的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明年就是第四年了。”李皓轻叹。

现在的李皓,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就在青岛大学对面,每个月租金就一千七。“上辅导班比较方便。”虽然他曾经切齿痛恨过培训机构,但他还是报了班。用他的话说,是“求个心理安慰”。他父亲本来想让他报个一万多的“保过班”,但他拒绝了。“没用,我有个朋友报了也没过,最后只退回来八千多,剩下的都成了教材费被扣掉了。”李皓每天的生活枯燥至极,上课、复习、睡觉、吃饭。他喜欢到青大的自习室里复习,“比较有氛围”。

有时候,他真想大哭一场。这两年,他的同学朋友都到了结婚高峰期。“平均两个月就能赶一场。”在婚礼上,觥筹交错之后,他就有些后悔当初的选择,“要是不考公务员,说不定我早就结婚了。”大学期间谈的女朋友,第一年还在青岛找了工作陪他复习。但现在,早已分手了。他也没有再找,“没有心情,也没有勇气”。

他不敢想,如果今年再考不上,他会怎么样。现在,对于公务员考试,他已经没有一丝紧张了。他像等待一场演出一样等待着明年的省考,一年就演这一场。他觉得自己的这场演出,更像是一幕《等待戈多》。(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皓为化名)记者 周超

来源:新浪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