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军方鹰派大胆言论的背后(图)

发表:2013-01-17 23: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路透社周四(17日)刊登长篇特别报道,论及中国军方人士经常发表的强硬言论,试图分析背后的种种原因。该文标题是“中国军方鹰派采取主动攻势。”

文章首先提及2012年10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次有15个国家军方高层参加的晚宴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任海泉中将的一番讲话。

任海泉在讲话最后批评日本“不顾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他还提到“由法西斯国家点燃的战火吞噬了整个地区,许多地方,包括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就曾被轰炸。”

据在场的人士透露,任海泉的发言结束后,日本方面出席的所有军官立即退场。

杀鸡儆猴

路透社报道说,任海泉的此番讲话并不是一次孤立事件。他所讲的是典型的解放军高层强硬派的言论,而且此类讲话日益增多,经常能听见所谓“速战速决维护主权”“准备打仗”“主动出击”“杀鸡儆猴”等等说法。

报道注意到:“在中国政治体制中,所有文职官员都严格照本宣科表达官方观点立场,反而是这些穿着军装的评论人士,无论在役的还是退役的,却似乎可以随意超越官方定调。所有这些最敢说话的将军都是军方学者或者军事理论专家。”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

“外国军事分析人士还无法肯定这些强硬人士是否反映了230万解放军的大多数意见,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究竟又有什么真正的影响力。另外军队指挥官们是否也持有与他们相同的观点和看法也不清楚。”

“不过一个普遍认同的解释是:解放军现在的确有值得谈论的内容。据一些西方人士估计,中国军费开支已经飙升到近2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这笔资金支付了战舰、攻击机和导弹,使解放军有远程作战的能力。在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的军力对深海中的有争议领土有了争取控制的能力。”

还有一些中国外交政策研究人士认为,这些强硬派的兴起也是中国的“你唱红脸我唱白脸”策略,为的是向主权争议谈判施加影响。

民族主义

报道认为,中国新领导人习近平已经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爱国情绪。他在去年11月上台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便呼吁“民族复兴”。

“要判断习近平是否鼓励或容忍这些大胆讲话的军方将领还为时尚早。政治分析人士都同意,在政治领导人有需要的时候,这些军方鹰派们都能立刻噤声。胡锦涛2011年访问美国之前,为了这一高调访问顺利进行,这些强硬军方评论人士全都销声匿迹。”

报道提及最近在中国人气很高的一些军事评论员,包括空军上校戴旭、退休少将罗援、 海军少将张召忠。

报道说,他们的言论在中国很有市场,博客很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媒体大篇幅报道军舰、军飞的对评论人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退役军人收入有限,在媒体发表评论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也能提高知名度。

包括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内的中国问题专家都认为,对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国家安全问题的讨论很“正常”。他说:“在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的讨论总是非常热烈,这样的热烈讨论出现在其他国家我们就觉得奇怪。”

报道说,无论如何,解放军中这些鹰派人物的声音已经在整个亚太地区引起了不安,东南亚国家对美国重返亚洲表示欢迎。这些国家都加强了与美国的关系同时也增加了军费开支。

报道最后引述安全问题专家的话警告说,中国政治领导人应该小心这些军方强硬言论不要太过分,以免增加冲突的风险。一旦把老百姓的情绪煽动得太高,在涉及领土争议问题的谈判中就能难做出让步或妥协了。

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受到伤害的可能是中国政府本身。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