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沙射影”原是种病

发表:2013-03-01 14: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含沙射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人对一种生物或者说疾病的认识。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惠王二年,王子颓乱,王出居郑,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晋代的著作《搜神记》则明确记载:“其名日蜮, 一日短狐, 能含沙射人, 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这里说的都是含沙射影的事。有一种叫做蜮的动物,常藏在水中,当有人经过的时候,用嘴巴含取沙子射向人在水中的影像,凡是影子被蜮射中的人,都会发病,严重者甚至死亡。这种躲在暗处伤人的做法后来被当做成语,用来说明卑鄙小人的作为。

蜮的由来除了《竹书纪年》的描述外,《感应经》中则说,蜮是一种狐狸,生于南方。南方天热,男女经常混杂在同一条河里洗澡,淫气浓重,于是生出蜮这种动物。两种说法都非常传奇,尤其是后一种说法,让人感觉蜮或多或少与性有关。

传说中的蜮长得什么样子?古籍的记载并不一致,《说文解字》:“短狐也。似鼈,三足,以气射害人。”则蜮是一种三足鳖,也有书籍将其描述为长有翅膀的甲虫。

蜮由淫气所生,又有个叫做“短狐”的名字,让人很容易联想起狐狸精迷惑人的事情来,事实上古代中医真的就有叫做“狐惑”的疾,狐惑又做“狐蜮”,“惑 ”与“蜮”古通。狐惑让人自然联想到是受到了迷惑而生的疾病,这种迷惑当然主要是来源于性诱惑。据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描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这样的记载明确了狐惑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口腔、眼部、阴部所发生的溃疡性病变。

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白塞(Behcet)首先报告了一种以口、眼、外阴病变为特点的疾病。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病,这就是白塞病。它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白塞氏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由于其发病的部位分别出现在口、眼、外阴等部位,常常会被人当做不同的疾病来对待,直到有了白塞的发现,才让人们真正将三者联系起来,看做是一个综合症。然而,再看看张仲景的描述,其实在白塞之前一千多年,张仲景就非常明确地将三者联系在一起,并且称此病为狐惑。这应该被看做是古代中国人对医学的一个巨大贡献。

古代的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这样一种非常奇特的疾病,因为阴部发生的溃疡类似性病,所以古人将之与狐、蜮这样与性相关的动物联系起来,又由于找不到患者发病前有生活不检点的证据,于是就想象出含沙射影的发病机理,应该说在古代人类的认知水平下,这样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此曲径通幽无意中便产生了一个含沙射影的成语。

其实这样的猜想今天看来对于那些无辜的小虫多少有点含沙射影的意味,那种叫蜮的小虫,不管它到底是什么,确实是被冤枉了几千年了,因为据《周礼·秋官·壶涿氏》记载:壶涿氏的主要工作就是“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敺之,以焚石投之。”这里的水虫,郑玄和贾公彦的注解中都明确地指出就是蜮。

这些倒霉的蜮因为有一种含沙射影的习性,虽然没有能伤到别人,但恰恰自己被这种含沙射影的说法害了,蒙受了污名。

来源:北京青年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