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热钱摧垮中国实体经济

作者:钮文新 发表:2013-04-12 11: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日前,中国央行公布了三月份及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从执行看结果看,货币供应不算紧,而且从M2的增速上看,还似有加快迹象。

比如,3月末M2增速15.7%,比去年末(上个季度末)高1.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而且,M1的情况也有很大改变,增速达到11.9%,比去年末高5.4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4个百分点。

但是,从货币市场利率、汇率的表达上看,却看不出银行系统流动性非常充裕的情况,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1.06万亿,多增加515亿,似乎也不离大谱儿。那为什么货币供应量会有这么大幅地增长?

在此笔者观察到,中国一季度外币贷款增长迅速。余额达到75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高达34.8%。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不可思议地增加了6.11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2.35万亿元。201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仅比2011年一季度增加3.8万亿元;尤其是进入3月份之后,人民币存款增加了4.22万亿元,同比多增1.27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长总计不过1.89万亿元,而3月份一个月的增长数额达到了前两个月的两倍有余。贷款增长1.06万亿――未见异常,住户存款增加3.7万亿(去年同期是3.1万亿元)――似乎也不算太异常,那为什么总体存款增长如此之大?

从数据比较看,非金融机构存款去年是净减少707亿元,今年是净增加1.61万亿元,这显示出巨大的反差;同时,财政存款去年一季度末的余额是2.7万亿元,今年是931亿元,也存在巨大反差。

M2增速的加快是不是与上述异常相关?也许。但无论如何,整个一季度2.76万亿元的贷款对应6.11万亿元的存款,显然过于异常。

异常从何而来?笔者的疑虑是,大量外币贷款转化为人民币存款,从而套取利差和汇差。如果我的猜测不错,那说明人民币近期的大幅升值,已经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的扭曲。

它意味着,投机性需求创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存款(银行流动性),推高了M2。这是过去8年中经常看到的恶性循环状况――人民币越升值,热钱、国内企业结汇以及外币贷款增加越快;各路外币结汇越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越大;银行流动性越大,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动作越强;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动作越强,人民币升值预期越高;人民币升值预期越高,并实际推升人民币币值,热钱等结汇数量越大,银行流动性又被推高。

笔者曾经多次说过,在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已经基本失去。

有人按照“保罗•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原理认为,开放过程中,只要汇率的浮动性足够,货币政策就可以独立。但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

因为,它至少暗含了“各国货币平等以及各国贸易地位平等”的前提假设,但现实经济中,这样的前提假设并不成立。所以,我们不能信赖这个“三元悖论”的原理,至少不能100%的信赖。

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市场更加符合“反身性原理”。当一种趋势出现之后,这个趋势一定会出现“过激效应”,然后走向反面。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也一样,当升值成为趋势之后,它一定会出现“过激效应”,实际现在正处于“过激效应”的过程中。

如果央行如果以紧缩货币的手段压低M2,那不仅上述恶性循环还会继续,而且中国市场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过去数年中,中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因为热钱大量流入,形成中国流动性泛滥;央行没有能力控制“热钱”,却在国内收紧信贷。

结果是:企业生产受到压力压制,不得不通过出口商品降价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压低了欧美的CPI,更使欧美有条件保持低利率,从而使更多的“热钱”持续增加涌向中国,进一步加大了中国的流动性压力。

最后可以看到,流动性越来越多,但企业却“渴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热钱”流入是通过存款套取中国的利差和汇差,大约可以获得8%的无风险收益;这样的存款推高了M2,但央行为了压低M2,却从中国实体经济经济身上抽血。

结果当然是,“热钱”流入置换了中国实业资本――劣币驱逐良币,让企业在浩瀚的流动性当中“喝死了”。我们应当不会忘记2008年年初,中国实体经济的惨状。

不错,笔者担心这样的事情还会在中国发生。因为,中国的开放程度更高,而央行官员的思想观念和主观认知并未发生改变。除了工具差异之外,所有的做法和当年一样。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