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祸频发 官员称路太好人不适应(组图)

发表:2013-05-10 16: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9公里路段只有一块警示牌


事发路段,一侧车道有防滑槽,一侧没有

5月份以来,信(阳)应(山)公路(S224公路) 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境内一段约6公里的路段,连续发生交通事故。据记者调查,截至昨日已有10余辆汽车在该路段发生事故,至少导致4人死亡。

多名驾驶员反映,这段刚刚通车的水泥公路,没有刻防滑槽,雨天几乎成了汽车“溜冰场”。不仅如此,沿线群众也提心吊胆不敢出行,村干部呼吁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防止更多事故发生。

现场:8小时内2辆车“栽了”

5月9日上午10时30分,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龙(音)先生,站在马路边仍惊魂未定。离他不远,一辆白色丰田越野车侧翻在路旁的绿化带中,后轮悬空。

“就轻踩刹车减速,谁知道车完全失控在路上打转,还好人没事!”龙先生告诉记者,原本他正向南行驶,踩了刹车之后,车辆开始甩尾,继而在路上打转,翻到了马路另一边,停下时车头朝北。龙先生带领记者观察了刹车路段,没有在路面发现刹车痕迹。

龙先生出事地点向南约2公里的四里桥,一辆半挂货车在9日凌晨3时许翻车。一名陈姓居民告诉记者,货车翻车地点以南一段200米下坡路段,已经连续有3辆车掉到路面以下5米的深沟内。

原因:没有防滑槽的水泥路成“溜冰场”

S224信阳境内的路段,一般被信阳人称为“信应公路”,该公路是信阳市通往湖北省的一条重要出口,也是全市通往茶乡浉河港镇、董家河镇的必经之路。该公路目前正在进行重修。从信阳市出发,沿S224公路向南,穿过十三里桥乡,随后进入谭家河乡。进入谭家河境内,有一座横跨公路的拱门,该拱门也于近日被车辆撞坏。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拱门南北两侧约9公里南向车道,刚竣工的水泥路面如室内地面般平滑,而北向车道,则刻了防滑槽。

该拱门向南约6公里的徐家岭路段,近日更是成为过路司机的噩梦。在该路段,记者发现整个9公里没有防滑槽的路段,只见到一块“路滑慢行”的提示牌。据公路沿线群众反映,近10天来,该路段已经发生大约10起交通事故,至少有4人因事故死亡,多人受伤。谭家河乡四里桥村党支部书记杨荣富告诉记者,谭家河境内的路段大约一个月前双向通车。通车之后,交通事故接踵而至。“最多时两天发生5次车祸,有一起车祸死了4个人。”

四里桥村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南向车道未刻防滑槽,是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回应:路没问题,走路的人有问题

昨日,记者就S224连续出现多起事故,采访了信阳市交警支队浉河勤务大队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浉河交警已经注意到徐家岭路段连发事故的情况,对于事故的具体数据,目前尚无统计结果。“交警部门关于近期连发事故的调查结果,最快5月10日完成,届时将及时公布。”他说。

是公路修得有问题吗?昨日,记者采访信阳市公路部门,该部门承建者说:公路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正是路修得太好了,驾驶员没有适应,跑得太快,才导致这么多事故发生。据了解,信应公路由信阳市公路局统筹运作,由浉河区公路局具体承建。新修的公路是水泥路,水泥路面防滑性能差,特别是遇到小雨,路面发粘湿滑,如果不小心驾驶,很容易发生意外。这位负责人承认:该路小部分路面尚未来得及用刻槽机刻制防滑槽,这是部分道路打滑的原因。“水泥路要凝固一个多星期后,才能刻槽。有个时间过程。”他说。

对此,群众呼吁:公路建设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能不能联手,先找个应急办法,加强管理,多多警示,先把事故降下来!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