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行业告别黄金十年

作者:余丰慧 发表:2013-06-04 11: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经历了黄金十年的中国煤炭行业,似乎在一夜之间入冬,回到了10年前的起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每况愈下,已引来国家相关部门出手“救市”。

大同,号称“煤都”,依然笼罩在煤市“寒潮”之中。国有煤炭企业排名第三的同煤集团运销总公司2层销售大厅,数十名同煤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只有记者一人,与过去熙熙攘攘的买煤者蜂拥甚至一煤难求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大秦铁路,这条担负着中国五大电网、350多家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6000多家企业及十几个省份生产和民用煤运输任务,承担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近1/5的铁路专线,伴随着煤炭价格陷入低谷,也走完了自己的黄金十年。去年以来,大秦铁路集运站、发煤站暂时歇业,发货量降低一半。

过去繁忙的运煤汽运货车,今天靠在路边几天等不来一趟运煤机会,路边挂出车辆转让牌子的比比皆是,甚至两折价格超低转让。

更加鲜明的是,在大型电厂等需求大户与大型煤矿的合同谈判中,“煤老板”过去高高昂起的头颅,今天变成低三下四求着大型电厂等需求大户买煤签合同。“煤老板”在合同谈判中的议价能力彻底丧失、话语权全无,天枰已经完全倾斜到需求一方,煤炭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什么原因造成我国煤炭市场仅仅半年时间就变得如此萧条和冷清呢?什么原因让“煤老板们”的风光瞬间不在呢?一般分析是,首当其冲的是进口煤带来的冲击。煤炭作为重要的资源性产品,鼓励进口是中国做出的战略选择,2008年中国取消了煤炭的进口关税,目前仅收取增值税和港口费用。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进口动力煤占沿海煤炭调入量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6.8%增长到2011年的21.7%,去年达到27.8%,今年这个比例更是有望达到33%左右。沿海电煤需求大户,利用国际煤炭价格便宜等时机,大量进口煤炭,对国内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起到了平抑作用。相对于国际质优价廉的煤炭,国内煤炭的优势丧失殆尽,失去市场是必然的。

环保压力逐渐增大,治理环境要求从紧,对煤炭需求也起到了制约作用。目前中国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炭的消耗,政策导向和各地节能限排都不支持煤炭消耗和需求的增长。同时,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

开发利用,煤炭被替代将是大势所趋。

再者,我国正在下大气力调整经济结构,高耗能、高耗资源企业是对象。随着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被淘汰等,对电能需求下降,从而使得火电产能过剩,直接对电煤需求构成影响。

但是笔者认为,煤炭市场突现冷清,煤炭价格突然走低,煤炭需求大幅度下降,产能出现过剩,根本原因在于受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缩影和反映。这是最大的忧虑。

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大投资。一大批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比如高铁等大举上马,使得许多行业: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等显得产能不够,纷纷上马了一大批产能。

从去年以来4万亿元投资效应消退,政府主导的大投资大举降温后,在4万亿元高潮时期上马的产能严重过剩了包括钢铁、电力、水泥、化工以及煤炭。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等产能过剩,必然传导到煤炭行业,最终表现和反映到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上。

如果经济出现深度下滑,那么,产能过剩将加剧,就业压力将增大,甚至金融风险也将凸现出来。煤炭行业入冬折射的宏观经济走势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当务之急是防止我国经济出现深度下滑。

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深度下滑,钢铁、电力、水泥等行业目前的产能过剩并不是一个多坏的现象。正好促进这些行业整合,提高管理层次,练就内功。进而走入理性、规范和平稳发展轨道。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走到头更不是一个多坏的现象。对于保护煤炭资源、防止竭泽而渔式开采,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倒逼煤炭企业苦练内功都有好处。同时,国家鼓励趁国际环境宽松,国际煤炭需求下降,价格低廉之际,企业大肆进口煤炭资源是一个上策。这对于保护中国地下煤炭资源大有裨益。

至于说国家能源局准备“救市”,大可不必。笔者认为,不但不能“救市”,不能干预煤炭市场自主调节行为,而且应该趁机推进煤炭市场、电煤市场的彻底市场化改革,比如:放开煤炭市场经营等。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