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就业能力大比拼(组图)

发表:2013-08-22 06: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8月22日讯】最近是各大公司人才招聘的旺季,刚好我们对中国和美国的大学毕业生都有需求,所以办公室里经常会出现一些来应聘的社会新鲜人。可是我的人事主管经常向我抱怨: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跟美国同龄人比较起来,在就业能力上实在是有很多亟待进步的地方。这里我讨论都是普通的情况,当然不排除一些优秀的中国毕业生能力比美国大学生还强。


与中国毕业生相同,美国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搜索职位投递简历开始:

中国大学生:在求职网站上随意搜索,对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没有概念,不论自己是否符合招聘信息上的要求,见一个投一个,这就是所谓的海投。面对海投,公司就只得海选……所以你知道为什么自己拿到面试的机会为什么那么少了。

美国大学生:一般对自己的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通过大学前几年的实习工作基本清楚了自己合适什么样的工作职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定位。在投递简历时对应聘的公司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是否符合职位的要求也有清楚客观的认识。在少而精的投递简历之后,拿到的面试机会反而更多。

现在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使用电子邮件接收应聘者的简历,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求职邮件里的内容:

中国大学生:很少有中国应聘者做得到在求职邮件的正文里写一封求职信(Cover Letter),阐明自己为什么对家公司这个职位有兴趣。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一封求职邮件的正文竟然是空白,只是在附件中赫然写着“简历”二字。这时候我们的HR不禁要问:你是谁?为什么发这封邮件?我暂且不再继续讨论简历里面格式内容方面的问题了……

美国大学生:几乎每封求职邮件里都有一封很正式的求职信,对自己突出的能力以及申请这个职位的原因都有清晰的解释,同时表达出对这个职位的浓厚兴趣。附件中的简历命名也很有规则,至少包含自己姓名和毕业学校等信息。这样给HR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恭喜你拿到了面试的机会,我们的HR打电话邀请你来参加我们的面试,看看中美大学生的表现吧:

合适的职业装会让你在面试中更加自信

中国大学生:很多中国应聘者穿着过于随便,良好的着装是对面试官的尊重同时也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映像;当面试官问道你对我们的公司和这个职位有什么认识的时候,你模糊的回答有点让人绝望,连面试之前的Homework都没有做好,这可是大大减分的;很多中国毕业生会参考网络上的所谓面经,我曾遇到一些应聘者,当我问他们你的缺点是什么时,他们竟然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我太过于追求完美……

美国大学生:在拿到面试机会后,一般都会花上一段时间增加对这家公司的了解,公司什么时候成立?公司的历史是什么?公司文化是什么?有些甚至会和自己的朋友进行模拟面试,熟悉一些基本问题,只打有准备的仗。关于面试着装,男生衬衫西裤和皮鞋,对女生来说,显得干练套装配上淡雅的妆容会比较保险合适。而面试结束之后大概一两天的时间内,我们的HR邮箱内总会出现一些美国应聘者的感谢信,一方面可以表达自己对这个工作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提醒面试官你在面试中的表现。

这里我只探讨了中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比较,对他们在之后工作中进一步的表现暂时不提也不作比较。但是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中美两国的大学生身上真的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必然跟他们所处的文化所接受的教育有很多关系。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大学生们被投入人力资源市场自由竞争,自主寻找工作的时间太短,二十年前中国的大学生们都是由国家分配工作,连简历都用不着写吧。这与美国上百年的自由市场经济中的人才比起来,在底蕴和氛围上肯定有很大差距。很多美国学生在刚刚步入职场时就显得十分职业,除了大学里多种多样的职业发展教育,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帮助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不要说每个暑期的实习工作,这都大大增强了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陷,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存,不是因为缺少职业教育不是没有教学生如何写简历,而是中国的教育体系没有给予学生从小就开始自我探索和自我选择的机会。他们从小学升学一直到大学基本上不需要做什么太多选择,所以当自己需要做决定要从事什么职业什么工作的时候显得迷茫而无助。

来源:鑫泉留学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