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乡调查:腿瘦如木棍 多人痛苦自杀(组图)

发表:2013-09-06 04: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9月06日讯】到目前为止的不完全统计,有湖南“尘肺乡”之称的耒阳市导子乡,已有50名尘肺病人去世。若扩大到耒阳市(县级),这个数字是55人。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导子乡的年轻人怀揣梦想南下打工。在快速崛起的深圳,他们做着当时工地上最赚钱的工种,风钻工。十多年后,群体查出尘肺,死亡也随后加速到来。治疗花光了打工挣来的所有收入,刚脱贫的家庭更为贫穷。


8月26日,湖南省耒阳市导子乡导子村,尘肺一期患者王平,腿瘦如木棍

不过,600公里外,湖南桑植县的农民工又“接手”了风钻工的行业。

连续一周了,41岁的尘肺病人曹斌频繁想到自杀。

吃药、上吊或一把剪刀。他说,人在受不了的时候,总有办法。

曹家三兄弟都是尘肺病人。2011年农历十二月,35岁的弟弟曹满云从医院七楼纵身跳下。今年4月的一个下午,43岁的哥哥曹金,喝了烈性农药。

“得了这种病,在后期,生不如死。”8月26日,曹斌眼神空洞,尘肺病让他呼吸困难,将“死”字的音拉得很长。

在湖南省耒阳市导子乡,人们将尘肺病称为“石灰病”。几乎所有成年人都能准确说出这种病的症状:胸痛、喘不动气、不停咳嗽。

导子乡与曹斌一样患尘肺病的至少103人。加上相邻其他四个乡镇,至少有119人。

尘肺病被称为中国头号职业病。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突破70万例。病人广泛分布于煤炭、冶金、坑道建设等与粉尘相关的行业。

尘肺病是以肺脏为主的全身性职业病,目前医学水平尚无法治愈。病人肺脏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最后,肺脏会像石头一样坚硬。

公开报道显示,这种病,每年杀死万名在粉尘中工作过的中国民工。


双喜村的王翠兰老人,5个儿子,目前只有一个在世。

不完全统计,耒阳市目前已故尘肺病人55人,其中导子乡50人。

不能承受之痛

回耒阳的路上,曹满云说,哥,我实在受不了了,你帮我买瓶农药吧

“还是轮到了。”弟弟发病的时候,曹斌说他意识到,“轮到我们家了”。

2010年12月,弟弟曹满云往老家打电话,提到生病了,但叮嘱不要担心,“像是感冒,咳嗽、胸痛”。不到一年,曹满云已入院治疗。

喘不动气。曹斌说,当病情加重,每时每刻都感觉喘不动气。

2011年8月,尘肺病人徐新生去三都镇下塘村看望另一名病人李万美。

他看到李万美“瘦得只剩下骨头”,跪在床上,只穿了条内裤,双手支撑身体,头抵着枕头。有电风扇吹风,但呼吸不畅,李万美还是全身冒汗。“像水从他身上倒下来一样。”

李万美已几天没吃、没睡,就一直那么跪着。

徐新生哭了。

不到一个月后,李万美以跪着的姿势死了。

在导子乡通林村,2011年的腊月一天,尘肺病人王从成无法忍受折磨,先用剪刀刺破自己的喉咙,接着刺伤腹部,又将双手与插线板放入水盆。他死在了自残后的次日。

2011年冬天,曹斌到深圳,接弟弟回家过年。曹满云瘦得不到70斤,不断咳嗽,脸涨得通红。

回耒阳的路上,他说,哥,我实在受不了了,你帮我买瓶农药吧。

“再坚持坚持,过完春节给你买。”曹斌说他这样安慰弟弟。

回家后,曹满云住进了耒阳市中医院,第二天,他从七楼病房跳下。

当时哥哥曹金刚从长沙住院回来,他一直流泪,但呼吸困难,吸了很久的氧气,才哭出声来。

今年4月的一个下午,曹金选择了喝农药。


尘肺三期患者曹斌。他的哥哥和弟弟均因尘肺病自杀。

不完全统计,119名尘肺病人,在2009年之前,已有18人先后离世。2009年至今,37人已故,其中至少9人死于自杀。

他们用一根绳子、一瓶农药、一把剪刀,或从高楼纵身一跃,结束了无法呼吸的痛苦,也结束了正当壮年的生命。

风钻工的梦想

“那时,我们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每个人都梦想在这里挣大钱。”双喜村的徐志辉说

曹斌的两个兄弟自杀后,他们的父亲几乎不再说话。有时候,老人就一直躺在床上,哭。

曹斌一边安慰父亲,又一边抱怨:如果当初家里条件好,我们也不用去做风钻工了。

风钻工,是曹斌等上述119人在深圳打工时的身份。

这个工种的全称,是孔桩爆破井下风钻作业:工人要在工地上直径一米二甚至四五米的洞里,往地下的花岗岩层钻炮眼,然后,装上炸药爆破,形成数十米深的桩孔。最后,灌注钢筋水泥,成为一栋大楼的支柱。

导子乡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农业山乡。曹家5口人,两亩多地。一年两季稻谷,收成好的时候,每亩地收入也不会超过900元。

在曹斌少年的记忆里,家里几乎每年都是借钱过年。

约1989年,双喜村的徐瑞宝、徐瑞乃、徐春林、徐志辉等人南下深圳做风钻工。他们带回村里第一台收音机。

技能要求低,工资相对高,“去打风钻”,引来导子乡南下打工潮。

曹斌回忆,那时在工地做泥水工,一天挣30多块钱,而风钻工,一天可以挣100多块钱。

风钻工成为一个紧俏工种。“如果没有熟人介绍,人家根本不要你。”曹斌记得,曾有村民为了做风钻工,将家乡的土特产茶油带去深圳,给工地上带班的人送礼。

1991年,曹斌的弟弟曹满云认识了双喜村的徐春林,经徐介绍,成为上古村里第一批风钻工之一。

曹满云又陆续将哥哥曹斌、曹金、堂弟曹鲜本以及多名村里人介绍过去。

曹斌一度后悔去迟了。他1993年到深圳做风钻工时,相邻的双喜村11组,几乎所有男人都是风钻工了。

挣钱、回家建房娶老婆,是这些风钻工的梦想。而那个年代的深圳,经济快速发展,也急需外来务工人员。

9月2日,导子乡政府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高峰时段,导子乡有200多人在深圳做风钻工。在某个时期内几乎垄断了深圳市的孔桩爆破行业。

“那时,我们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每个人都梦想在这里挣大钱,然后回家,盖一幢漂亮的楼房。”双喜村的尘肺病人徐志辉说。

“口罩”与脱贫

以前一个口罩戴一个月,怕得病,现在两三天一换。三兄弟做了风钻工后,曹家过年再不需要借钱了

三四米深下去,钻机一打开,粉尘四起,就看不到人了。爬出来,全身都是白色灰尘,只看见两颗眼珠子在转动。

曹斌说,当时唯一的防护措施,是防尘口罩。但作用有限,“鼻子里全是灰,嘴里吐出来的也是泥浆。”

1999年,曹斌做风钻工的第六个年头,双喜村一些从事风钻作业时间较长的人,出现了发烧、咳嗽、胸痛等症状。大家以为得了重感冒,吃一周的药,感觉没事了,继续下井干活。

这一年,哥哥曹金和弟弟曹满云在村里盖了新房。那之前,在双喜村,徐瑞宝等最早的一批风钻工,从1996年开始,陆续有五六家盖了房。

曹斌则一直没攒够盖新房子所需的5万元。他们并没像村里传说的那样,“挣到了大钱”。曹斌说他每年最多带回家一万到一万五千元。

风钻工不是个每天都有活干的工种。公司承包的工地有限,做完一个工地就休息,直到老板包到下一个,“一年内,最多半年时间在工作”。

来源:新京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