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归从希望到绝望 家国情结被碾得粉碎(图)

作者:南天明志 发表:2013-09-13 01: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上海空气污染严重(看中国配图/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3年09月13日讯】原题:为了寻觅心中常念的那一方净土

算起来,我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成为海一代,似乎是偶然,却也顺乎自然。

眷恋故土的人–黄浦江畔梦碎

说成为海一代是偶然,因为我家世代本属于中国最不喜欢迁移,更不用说远走异国他乡的上海人。我这里所说的上海人,和现今居于沪上自称上海人的居民乃不同的地域群体。眼下上海两千多万人口中,实际上真正的上海本地人,也许硕果仅剩大约30几万人。这些才是上海的原住民,他们不自称“我”,更不会把“我”字像现在的新上海人发成“哦”音,家祖父一向自称“你”,你字听上去平实安详,令人想起了泥土,“你”字本就是人和泥的混然天成,况且,人不正是生于土,归于土吗?

上海本地人一向眷恋故土,有着向土里去寻找生活的传统,大多人家祖传有三亩五亩或十亩八亩土地,宅基地上建有朴实无华的平房,多数安于本分,乐天知命,不羡皇帝不羡仙,关起门来过自家的日子。上海本地人也委实平庸无奇,绝不精明,加上普遍智商平平,能在商海官场或学术圈出人头地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尽管如此,本地大老倌们却有着海纳百川的气度,近世纪来,不管你是外来的白俄或犹太人,还是本国的宁波人,苏北人,安徽人,广东人,山东人或东北人……无论你是来避难,逃荒抑或是来寻梦,冒险或淘金,一概来者不拒;任由大家在你厄(我们的)家门口叠床架屋,翻江倒海般地折腾,听凭你搞得风生水起,发家致富,赚得盆满钵满,上海本地人始终不为所动,淡定安详地延袭着祖宗几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不变。

家祖父本是花农出身,终其一生,栽花植草,经营着自家的花园苗圃。即便传至家父一代,他读了九年法文洋书,家居也搬迁到了旧上海的法租界上,那年头每到周末,父母老是带了我和姐弟往乡郊的祖家老宅田园里跑,在那里消磨大半天时间,回来时,常常在三轮车上满载了自家田里出产的蔬果豆类鲜花等各种农产品,卸在弄堂过街楼的地面上,请邻居们随意取用,与大家共享农田带来的新鲜收获和乐趣。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祖家的故园苗圃先后被政府无偿征用。再到后来的文革时代,连自住的家居,也由革命委员会安排住进了四五户人家,屋主变成了房客,还被勒令缴付房租和“补缴”欠租,匪夷所思。当然,一国蒙难,殃及万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然而,童年时田园生活的乐趣却早已在我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话说回来,失去了土地和家园,还不足以叫人下决心远走他乡,最不堪的是对家国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才最终半是无奈,半亦自然地踏上了移民不归路。

其实,在上世纪,眷恋故土的中国人岂止车载斗量?早年的移民即便已在异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却总难割舍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多灾多难的国土,百年来,无数留洋的志士学人,稍有触动,就像一群群固执的海龟,前赴后继,跃入大海大洋,义无反顾地向着东方故乡的海岸奋力回游,共赴国难。然而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家国恋情,到头来几乎无一例外,都令那代老海归们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到最后彻底绝望。1949年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写下了举不胜举家破人亡的心酸故事,老海归们的家国情结最终都被碾得粉碎。已故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一首小诗的上半阕,简明地诠释了这种现象,他写道:“若是留在大陆,五关怎能飞渡?假如去了台湾,绿岛必定常住。生个右派嘴巴,加上白专肚肠,黄巢杀人千万,怎能不在其数?”

一位基督徒老海归,隔壁邻居兼我的英文启蒙老师李好善教授的故事,常令我扼腕叹息。李好善教授早年留美,学成后归国,曾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文学院院长。文革后,他那也是留美的夫人毕镐英女士曾私下对我这个小字辈说过:“我们这代人很不幸,一生在战乱中度过,从民国以降,军阀混战,抗战,内战,好不容易盼到解放,期望回国效力,安享老年太平,没料到是这样的结局。”

原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归国后的李好善教授突然被沪江大学逐出,罪名是帝国主义走狗,从此他赋闲在家。文革前,还常能听到隔墙的教授一家弹着钢琴唱唱赞美诗,文革开始后,琴音歌声消失了。偶尔见到鹤发皓首的李好善教授拿了个小板凳,坐在一群里弄家庭妇女和老头们中间,开小组会,学时事,读毛选,不知当时教授心中作何感想。不过,若和他同时代的海归知识份子们相比,李先生应当还属大幸,因为他早早就被逐出了校门,由此也失去了所属单位的监管,小隐隐于野,无意中竟逃过了文革一劫,幸免被残酷批斗的恶运,不然必定遭遇更不堪的结局。

文革结束后,李教授在美国的长子联系上了他,为他办妥了赴美国的签证,不料在1980年的一个夜晚,逾80高龄,就在次日要登机赴美的教授,也许是过于激动,竟在当晚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抱憾未能在阔别四十多年后去圆和子孙重聚的梦。

我参加了李好善教授的葬礼,灵堂里回荡着德沃夏克的乐曲“回家”。此后我常常会记得这一幕。除了心中思忖:“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另一个问题也常纠结在我的脑际:“回家回家,天涯海角究竟何处能觅一个家?”

五年之后的1985年,冥冥中的安排,也许正应了西谚“Lifebeginsatforty”(人生从四十岁开始)之说,我四十岁那年,自己竟也踏上了赴澳洲之路,不期然地成了名副其实的海一代。

离乡背井的人–南天澳洲梦圆

澳洲人惯常说的“TheGreatAustralianDream”(澳洲梦),是指能拥有一幢自家的小屋,花草繁茂的前园有木篱(picketfence)围绕,后院放置着烧烤炉(BBQ),有宠物和小孩在戏闹。澳洲普罗民众的心态,很像上海本地人,大多闲适和平,很实在,不攀比,不尚虚空;热爱自己的家庭生活,业余不可或缺的休闲活动少不了园艺,冲浪,游泳,澳式足球,扳球等,啤酒和户外烧烤则是经常的周末余兴。

因此,初到滨临太平洋的海港城市悉尼,除了觉得新鲜,我竟有了不少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些童年时的朦胧记忆,似乎被唤醒了。大多数澳洲人说的英文并非中国学子熟悉的英音(Britishaccent)或美音(Americanaccent),他们说著明显带澳洲腔的英文,澳洲人常常颇为自得自嘲地说:“WewriteEnglish,butspeakAustralian.”(我们写英文,但是说澳语)可不是,我的祖辈不也是写着中文字,却说着浓重口音的上海本地话吗?

我的澳洲梦始于1988年,在澳洲的花草泥土中,我分明嗅到了上海祖家田园的芬芳,于是忽然萌生了想要在这儿安家落户的冲动,就在那一年,我竟不假思索,向银行办妥了房贷,签下了一个购屋合同。那房子原本是青年牧师柯林斯俭朴的小木屋,小屋室内约一百平方米,三室一厅,很干净整洁,坐落在大约六百平方米的前后园土地上。柯林斯牧师有三个小孩,那年他太太怀了第四胎,他们要换大些的家居,所以将此屋上市出售。也许因为孩子多,他们很忙,前后园除了修剪得颇为整齐的草坪外,鲜有栽种其他花木植物。这倒正合了我的心意。

迁入新居后,少不更事的儿子对我说:“阿爸,你怎么买了这样一幢破房子?”我说,“儿子,房子并不破,只是简朴罢了,我买的是房子,目的只是安家。需知,房子(house)和家(home)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这些你以后慢慢会明白的。”当年,这间座落在悉尼外西区的板屋平房,是我花八万八千澳元就连地带屋买下的寒舍,在我家乡上海徐汇区那些住在“上只角”的“老克勒”们的眼中,这只不过是穷人或工薪阶层居住的“下只角”罢了。然则,上海本地人从来不与人家攀比,更何况我举目无亲,阮囊羞涩地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对此地毫无贡献,又怎能有非分之想?我们失去了故园,能在异国他乡觅得一方净土,安下身来,于愿已足,夫复何求?

接下来的日子,在工作学习之余,我的时间精力几乎都花在前后花园里。也许血液中本就有着祖上花农的遗传基因,莳花弄草我早已无师自通,加上澳洲得天独厚的园艺底蕴和周遭氛围的潜移默化,我如鱼得水,自此不分寒暑晴雨,不断添砖加瓦,抬石垒土,栽花植树,许多年下来,除加建了二楼,竟也打造出了花草繁茂的前后园。平心而论,我的澳洲邻居大多是懂得美化家居环境的,他们的花园都争妍斗艳,有型有款,各具特色。不过渐渐地,我发现他们也开始在我的家居前驻足观望,还常常发出一些真诚由衷的赞叹,并主动和我交流园艺的心得体会。

记得幼时读过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他老人家曾在书中声称,即使秦始皇拿阿房宫来换他的缘缘堂,他也不做这个交易。丰老先生的执拗和上海本地人与生俱来的“既狭隘亦宽广”的本性很合拍,所以我能体会到他对自己家园的挚爱之心。同样,我也格外珍惜自己能拥有一个素朴的家(amodesthome),且深感家居不受侵犯是何等难能可贵。值得欣慰的是,在民主国家,私家居所是得到法律制度保障的。英谚有云:“AnEnglishman'shomeishiscastle.”一如我们常说的,自己的家是“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西谚又云:“Homeiswhereyourheartis.”(心安之处即是家)。近30年来,我享受着澳洲生活的安宁闲适和内心的恬淡平静,“梦里不知身是客”,不知不觉竟常常将他乡当作了故乡。

生活中偶遇的一些小事,也常使我感慨不已。时光飞度,我中年时抵澳洲,如今不觉已年近古稀,虽尚未老态龙钟,但心中已服老,每次驾车出行,车中必备手杖,留意步行安全。有次,我在油站给汽车加满油后,步入室内付款,将手杖倚在柜台前,不小心手杖滑落在地,还没等我意识到,离我身后两米左右的一个二十来岁的澳洲青年,已急急先跨上一步,将手杖从地上替我检起,交还予我。

我谢了他,他礼貌地微笑作答,年青人英俊洒脱,衣着典雅入时,却低调不显山露水。我启动车子离开时,见他也回到了车上,座驾是一辆新款的Porsche(保时捷))跑车,显然是中产人家的子弟。出身殷实,却教养良好,彬彬有礼。这样一代阳光新人,在澳洲绝不鲜见。类似温良恭俭让的人和事例,我经常亲历目睹。数算下来,澳大利亚仅仅两百余年历史,就业已从立国之初奉行野蛮残暴的殖民制度和白澳政策,迅速蜕变发展成一个民主自由,高度文明与平等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怎不令人感慨。

走笔至此,南半球的澳洲已进入冬令,即使白天阳光和熙温暖,入夜后,悉尼的户外也使人感到阵阵逼人的寒意。从2006年起,澳洲慈善机构新南威尔士洲的St.VincentdePaulSociety组织发起的《总裁露宿街头》活动,在今年已进入第八个年头。过去七年来,每到6月21日,悉尼一年中最漫长的寒冬夜晚,许多大公司的总裁(CEO),唿朋引类,相约了在悉尼街头露宿,通宵达旦,以这个活动来体验无家可归流浪街头人士的困苦,唤起世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并带头捐出善款,帮助露宿街头的人们回家。截至去年,七年活动下来,总共已经收获募捐款项一千三百万澳元。而今年该活动的目标更预期吸引多达一千二百名公司高层主管参加,期筹七百万澳元善款。如此充满爱心的社会,真正体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情怀。难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13年3月14日公布最新世界上一百八十七个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排名榜上,澳大利亚高倨全球第二位(挪威第一)。

环顾变幻无常的世界,作为海一代老人,身处澳洲福地,除了感恩,更时时祝愿澳洲“天常蓝,地常绿,国常泰,民常安”,也常翘首北望故国,祈天佑中华,世界大同,早日建成民主宪政的社会。在当今世风日下,人心浮躁的环境中,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老朽人微言轻,也许不合时宜,但孜孜不倦常用上海本地人的祖训,对自己的小辈发声:“布衣暖,菜根香”,“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依然记得,1994年我入了澳籍,入籍仪式结束后,我独自在悉尼海德公园内静坐良久,回顾移民历程,内心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身处彼时情景,禁不住默诵起上文提及的唐德刚教授小诗的下半阕:“历史原有偶然,命运实难自算,作了天朝弃民,竟能苟延残喘,岂是歪打正着,或乃苍天垂怜?所幸夕阳还在,慢慢写他则个。”

有感于此,在南半球冬令夕阳斜照下,我这垂垂老去的海一代,借此万维15周年庆典,来贵网凑凑热闹,款款写下如许琐碎心语。

来源:温哥华港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