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3月02日讯】2月的最后一天,在这个北方雾霾高发的时间段里,柴静的《穹顶之下》让雾霾这个话题又一次爆炸在公众的议题当中。
片子一经播出就获得了空前的观看和转发量,当然也意味着巨量的评论。和任何公众议题一样,评论中时常存在对立的两方。《穹顶之下》在收获巨量赞美的同时,也承受着大量的批评和质疑。
对片子的赞美自然不必多说。我个人也认为这个片子在近年个人制作的记录性质的影片中属于上佳之作——特别对于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表达而言。但另一方面,纪录片本身,尤其是结论和传递出的信息,则是被批评和质疑的重点。我对这一部分的评价,稍后会说到。
当然,这些批评和质疑又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为柴静是媒体记者,无能力对一个涉及环境专业的问题进行评价,或是质疑柴静本人有吸烟、开大排量车等行为,因此无资格对雾霾问题进行评论。
在这里我明确表示,我个人不认为这类批评和质疑是恰当的。事实上,我认为任何人,不论学识高低或专业与否,都有权利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评论,唯一的前提是所列举的论据必须是真实、可证,逻辑是清晰,有序的。这一点,柴静做到了。至于结论如何,这个由评论人所处的角度和拥有的经验不同而不同,是可以被探讨的。我们不应以人的背景和出身评判其论述,而应针对其论述本身进行评判。此所谓对事不对人。
另一类质疑,则如上所说,是对该影片得出的结论和传递的信息的批评和质疑。这类批评和质疑主要集中在,柴静在片中给出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民众的行为号召,只是选择了一个好看而轻巧的捷径,而没有充分阐明解决雾霾这一问题所必须面对的艰途。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网上的声音,赞美的和第一类批评的,大致是普通民众,以及从事文化、媒体、教育等工作的人群。而第二类批评的,则更多集中在环境相关领域、科研领域的人群。事实上,正是《穹顶之下》自身造成了这个问题:对于并不了解雾霾,或者只是对雾霾有感性体验的人群,《穹顶之下》让他们看到了雾霾的真实信息,强化了他们对造成雾霾原因的感性认识——无力的监管、可憎的垄断等等,还提出了一个“人人能做到”的解决方案:打12369投诉监督。这样,了解事实-知道原因-拥有解决方案,一个看似完整的信息被人们所了解,那么自然赢得了最广泛人群的欢迎——这也就是很多人评论中“不管怎么样,柴静的片子让人们对雾霾更加关注”的由来。
然而,如果对于经常关心环保话题的人士,或本身的业内人士,《穹顶之下》就不那么“够味”了。因为其所列举的事实,其实并不新鲜——这些数据本身已经被各种报告、科普文章等反复提及。而涉及的所谓“行业内幕”,也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但片子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公众行动方案,则如前文所述,是一种避重就轻。换句话说,这向公众传递了一种“只要我投诉举报就为防治雾霾尽了力,其他事情就让政府去做吧”的错觉。
事实上,无论哪种途径,防治雾霾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改进化石燃料的使用类型和方式,以及根本上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量。而要实现这一根本途径,需要的则是技术升级、产业转型、资源调整,甚至改变生活方式等举措。
然而这些举措,毫无疑问会触及各方的利益。比如技术升级所要付出的成本(加装、升级设备)、产业转型造成的人员变动(小企业关停后人员的安置)、资源调整造成的利益变动(要盖核电站、水电站)、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不方便(少开车多用公共交通)等等等等。这些利益,不仅仅是企业、集团的利益,更多的是涉及到公众中每个人的利益——即使是我们再诟病的集团如中石油,这些改变也会涉及到每一个最基层工人的利益,而他们,其实和我们每个人是一样的。
当然,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人性,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愿意舍弃任何利益,那么这正和我们所诟病的垄断企业一样,让上面那些能够改变雾霾的措施陷入停步。要知道,每一个企业,也是由具体的人的个体组成的。
所以,《穹顶之下》的播出,让公众对雾霾的认识迈出了一步。然而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认识上,这一步是不够的,而且还会让公众对于治理雾霾的参与性和艰巨性造成误判。正如我之前在微博中提到的,我更希望看到这部片子能号召公众更为深刻的参与到治理雾霾这一浩大的工程之中——不单是不痛不痒的监督举报,而更是认清被这种转变可能触及的利益,并能肩负起这一责任。这,是我所期望的,能够再迈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