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假新闻 官媒聚焦“僵尸肉”目的何在?(图)

作者:陈秋颖 发表:2015-07-11 05: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僵尸肉”事件竟是官媒精心炮制出来的假新闻。(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07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陈秋颖综合报导)备受关注的“僵尸肉”事件经陆媒记者调查发现,竟是官媒精心炮制出来的假新闻,再次引爆网络。官媒持续报道“僵尸肉”的用意引人深思。

6月23日,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关在境内查获21起冷冻肉品走私案,共有10万吨非法的冷冻肉品遭查扣,其中包括冷冻牛肉、冻凤爪、鸭脖等产品。报道称,这些“肉龄”长达三四十年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

6月30日,《新华网》引述《新京报》报道称,这种陈年冻肉多是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以美国为主。

7月5日,央视报导称,今年3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发现,位于深圳市某公司的仓库里,储存了大量涉嫌走私的进口冻肉,这些冻肉主要来自美国、巴西、芬兰、德国等国家。之后,央视又将话题引到“僵尸肉”上,广西一名打私的警察说早年还有二战时期一些国家为战争储备的冻品走私入境。

在官媒的极力渲染下,“僵尸肉”的报道被吵的沸沸扬扬。然而,这一形势在因7月9日的一篇报道出现大逆转。《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发表文章,通过对多方的采访,证实这是一起无中生有的报道。洪广玉说,“这或许将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太光彩的一页。”

洪广玉先后采访媒体曾经提到的长沙海关、广西南宁海关宣传科,得到的结论是,海关并没有查获过“僵尸肉”,也从来没有对外发布过类似的消息。

洪广玉调查发现,“僵尸肉”能追溯到的最早源头是2013年《温州日报》的一篇报道。报道引述新华社说,南宁市警方曾在一窝点缴获20多吨假冒伪劣凤爪成品及鸡爪、牛百叶、牛黄喉等走私原材料,其中一些原材料(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

但南宁市警方又对洪广玉表示,“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案子,也从来没对外发布过这类信息。真的是莫名其妙的事。”此外,吃凤爪是中国人的独有爱好,美国人、欧洲人从来不吃凤爪的习惯也成为报道的疑点之一。

洪广玉分析,近日被官媒热炒的“僵尸肉”报道,是由2013年的这条“旧闻”不断嫁接、演绎而来的:“将一个‘窝点’演绎成海关全面查获,将2013年拉伸到今年,将凤爪外延到猪肉、牛肉等所有走私肉,再将数量臆想为‘今年海关查获的42万吨当中的一部分’,再补充一个所谓‘战时储备肉’的解释……齐活了。”

对于官媒发起的这场舆论造势,网友纷纷质疑背后有何不可告人的目的。特别是官方一再将矛头指向西方国家,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也有网友表示,不论真假新闻,中国的食安问题不容小觑。网友“浸欲”说,“先不谈这则新闻的真假,咱们从另一方面看一下这个问题,民众对“僵尸肉”反应如此强烈,社会对此如此关注,恰恰体现出民众对食品问题的担忧,反应出食品问题的严重性,有关部门应该提高警惕,严格把关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