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聪明的信息消费者(图)

作者:Sylar 发表:2015-08-25 10: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5年08月25日讯】近来有发现,部分翻墙网民一直没有登陆推特、谷歌,使用翻墙软件只为看一些政治八卦,后在墙内平台上传播。那些充满戏剧色彩的、或许永远也无从证实的“故事性消息”,满足着猎奇者的欲望。他们可以翻墙,但不经常翻墙,只在政治八卦的线索出现在视野内的时候,才能触发翻墙兴趣。实验将一篇正规外媒的消息链接发在这样的群体里,如果标题没能激起猎奇欲望的话,便很容易被忽略,大家认为“没必要费力搭梯子只为打开一个墙外链接”。

这让人感觉,长期处于新闻管制下的信息消费者,即便短期脱离管制,有可能依旧缺乏独立辨认信息的能力。猎奇心理的基础是寻求刺激,背景是反应迟钝或弱化,基本属于在长期“统一思想”的束缚之下需求被压制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轻信、偏执,分为渠道依赖型偏执和内容偏执(猎奇),后者有可能很快转化为前者。

基于传播心理,人们重视传播后的反馈,当刺激性成为传播质量的要素时,猎奇就成为了一种需求。政治八卦体现宫廷神秘感,之所以能引发兴趣是政治参与被剥夺的结果。中国长期的专制传统也一直在强化政治的神秘,猎奇心态的存在并不难理解。

受众普遍质疑官媒的消息,但并非完全是基于内容在思考下的判断,更多属于渠道排斥。即便不翻墙,正规陆媒和墙内“门户”一定程度上也没能拼得过自媒体和民间小道消息。但筛选渠道的新闻取信态度不可能完全解决真实度问题。至少,哪些是假装成自媒体而背后有集团或政治派系操纵的信息源,大众无从得知。如果不持续加强独立判断能力的话,只能承受花样儿愚弄。

不否认的确有“新闻理想”高涨的大陆媒体人一直在辛勤工作、承受各种压力,但公众否定的是他们为之服务的单位,于是不论他们个人怎么努力也依旧无法扭转公信力的低下。除非他们能联手对抗政党对新闻的束缚。近期有大陆媒体人转行下海的消息频现,被很多公众解读为“厌恶管制”了,足见公众是多么希望他们去抗争管制呢。很遗憾,这个真没有。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时讯“谣言”的火爆、政治八卦的魅力体现的是信息消费者的判断力被阉割,是党管新闻的结果。管制加大了获取成本和传播成本,但一定程度上并没能激发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独立判断力,而是逐渐体现出如上这般辨识力低下的状况。获取成本与渠道偏好正相关,也就是说,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信那些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获知到的信息,但这点必须在成本足够大、持续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否则更可能带来的是疲惫和厌倦。

做为接受信息不自由的中国民众,更多是在被压制和被诱惑之间辗转,我们鼓励翻墙,脱离管制和灌输,但并不是说放弃一个渠道转而投入对另一个渠道的依赖。自由之地对个体思考判断能力的要求只会更高,该如何提升信息消费者的认知能力,或许是相比优化信息环境更为现实的问题。

简要介绍一下提高认知技能的几个训练步骤:

1、识别内容。你看到的是些什么内容?

新闻被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官媒(包括所有党管治下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是消息大多属于“肯定式新闻”、门户网站的新闻接近“断言式新闻”,新闻工作者在此只是起到了一个传声筒的作用,他们只需要背诵那些拟定好的观点和结论,不加质疑。这样的新闻不依靠准确、完整或核实来构筑公信力,只是以满足表达(或认可)一种信念为目的,而刻意选择性摘取消息的片段。“肯定式新闻”的标志是辩论文化让位于答案文化,目的是令社会稳定、看起来“井然有序”,免于争执。当然也拒绝了受众的独立思考。此外,强调准确和语境的“确证式新闻”是最传统的模式;被利益集团操控,基于特定目标和针对固定受众群体的、看起来像调查报道的新闻,是伪装成新闻的宣传。

党管下的新闻机构传递的是政党的观点,不加思考的承载官方叙事版本,空话连篇。即便没有通稿的要求和禁令的束缚,很多记者也越来越懒得亲自去查明事实,而是只凭直觉就接收他人的二手甚至三手消息。于是整体上给信息消费者的印象是新闻离事实越来越远,逐渐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舆论。而社交网络、博客和自媒体等新传播形式有可能使用上述任何一种模式来生产新闻。

真正通过核实的消息,信源会呈现多样化,记者(发布者)对各种信源保持着怀疑态度,并非停留在对信息表面的陈述,而是倾向于继续挖掘。

2、信息细节的充分性。你看到的这篇报道完整吗?如果不完整,它缺了什么?

对完整性的检验涉及信息源、证据和潜在的偏见。新闻的缺陷是碎片化,本身缺乏完整性,信息消费者应该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提供了什么事实”,基于这些事实的证据是否充分,如果不能充分,则不可确信。由于“断言式新闻”的时效性较高,它提供的肯定只是片段,判断则需要将多方面的片段尽可能拼凑完整后再加以分析。而对于“肯定式新闻”来说,因为它急于呈现的是一个观点和论断,多半没有足够的事实,或没有仔细辨认过证据的真实性。

3、评估信息源。传出信息的人是谁?为什么可以相信他们?

具体人名、身份对于判断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元素,关键在于这些人(信息源)是否真的掌握了信息。记者对信息源的选择不能夹带任何目的,媒体人考证信息源的积极性是新闻可信度的标志。采集到的是否一手信息?如果不是,中间隔了哪些环节?它们都足够可信吗?如果媒体人没能给公众呈现出这些疑点,便很容易形成误导或被聪明的消费者质疑。

有些时候信息消费者可以看到采访过程实录,需要注意的是记者的提问内容,究竟问的是事实,还是在寻求观点。如果是后者,则需要针对性思考,而不是仅凭直觉接收。如果发现记者在借助一系列对事实的追问,有目的的引导受访对象表现出媒体预期的态度,那就不叫采访,而是说服。

4、评估证据。哪些才是证据?

观察和理解不是一回事,后者是个体基于前者加入了个人经验或感受后得出的结论,是“我感觉”,而不是“我看到”;推断和实据也不是一回事,自媒体渠道经常见到这种影响,令受众将推测结论和事实混淆在一起,认知被干扰。如果信息源是有目的地(比如党宣或被利益集团、政治派系所操控的,伪装的自媒体或新媒体),则会给信息消费者带来误导。

5、还有其他可能性或解释吗?都是些什么?

如上述新闻分类,目前最常见到的是“断言式新闻”和“肯定式新闻”,它们不是以展示事实为根本的,事实只是宣传目标的附属品。那些未经核查的事物,不论其准确与否都属于断言,报道的目的是暗示和影响,而不是呈现。

如果信息消费者发现记者在采访中只是“给受访对象一个说话的机会,说出他们想说的话”,而不是尝试核实和质疑结论,那很可能无法确保是真实的。单个数据只能暗示事实,而无法确定事实,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单一信息源发布的单一数据,便可以怀疑是基于宣传目的所做的“证据筛选”,在“肯定式新闻”中很常见。

排斥掉那些试图影响你的结论及证据,试着反问:还有其他可能性吗?哪一个更可能?或许有必要重复一下:这些新闻模式并非官媒和门户网站所独有。

6、筛选题材。你得到了真正需要的新闻内容吗?

信息轰炸时代,各种渠道的新闻铺天盖地,对受众个体来说,那些东西真的都是你需要的吗?

你可能漏掉了什么,有没有发现一些消息里隐藏着对民生影响较大的意义?也可能过多接收了一些没有价值的纯宣传,还可能它们被误导了,这是比浪费时间更大的损失。基于上述,信息消费者应该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些什么题材的信息,以及对自己的预期而言哪些获取渠道更靠谱?获知有没有片面,如何将那些碎片拼凑到趋于完整?过滤掉重复的内容,避免被有目的的影响,做一个聪明的信息消费者。

篇幅有限,本文没有选取实例来分析。如果你学会了这些判断方法,不妨试用一下,它们并不复杂,谨慎取信只是个习惯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