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一起谈谈已经消逝而去的北京茶馆(图)

作者:郭棣 发表:2015-09-09 21: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饮茶历来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图片来源:Pixabay)

北京的各类茶館

中国是茶叶生産大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旧京的茶馆更是星罗棋布,饮茶历来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按其规模可分为大茶馆、中小茶馆;按其经营的范围项目可分为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酒茶馆以及设在郊野的野茶馆等。老乡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将历史知识传递给人,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老少皆宜。

那时茶馆的名号也很讲究,很多颇有名气的大茶馆都称“某某轩”,如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安定门内的广和轩,北新桥的天寿轩,东安门大街的汇丰轩,前门外的裕顺轩,崇文门内的广泰轩,崇文门外的广顺轩,宣武门内的龙海轩,宣武门外的三义轩,西直门内的新泰轩,阜成门内的天福轩,朝阳门外的荣盛轩等等。

作家老舍所写的老裕泰茶馆,也属于大茶馆一类。旧时的茶馆所以兴盛,这和当时的生活节奏慢、人们有“泡茶馆”的闲情逸致有关系,特别是在清代,北京城里住着几十万个吃穿不愁、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其中许多人整日除了提笼架鸟、看戏玩耍之外,就是“泡”在茶馆里神聊,成了众多茶馆的“回头客”、“常客”。当然,也有利用茶馆这块场地“谈事”、“做交易”的;还有众多卖苦力的把茶馆作为“歇脚”、“打尖”之地。这些,老舍先生在《茶馆》中都作了生动的描述。

由于光顾茶馆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么人都有,茶馆成了“交流”、“发布”各种消息的场所,一些作家文人也往往会将茶馆当成“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的窗口。

到清末民初,北京的茶馆业开始衰落,风光不再。日军占领北京(时称北平)后,由于时局动乱,能静下心来品茶的人也越来越少,茶馆纷纷关闭。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茶馆业的振兴也一直未能提到议事日程,尤其在“突出政治”的年代,饮茶、品茶、论茶还可能有“资産阶级生活方式”之嫌,到茶馆饮茶自然也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改革开放后,“茶文化”蓬勃兴起,人们对“茶”的兴趣再度浓厚。京城的繁华地带,兴建了不少“茶艺馆”、“茶艺社”,但此“茶馆”非彼“茶馆”,属于一种高档消费场所,一般工薪阶层难以光顾了。

责任编辑:予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