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发射数百发炮击 只因“它们”倾巢而出(图)

发表:2025-05-13 08: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军舰 射击 开火 炮击 大海 1055992253
曾有一场军舰的攻击,是由一群海洋生物引发。(示意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浩瀚无垠的海洋中,有些战争从未被记入历史课本,也未曾在外交辩论中被提及。这些战争没有国旗、没有口号,对手甚至没有名字。敌人是无声无息的海中生物,是那些被自然深藏、鲜为人知的巨兽,而与它们短暂交锋的人类,不是科学家、探险家,而是配备最先进军事装备的海军战舰。

太平洋深处的无声对决

1978年,美国海军军舰“斯坦号驱逐舰DE-1065”在太平洋执行一项不对外公开的特殊行动。就在行动途中,原本稳定运作的潜舰侦测系统突然失灵。这不仅是机械故障,更可能意味着在这片水域之下,有某种力量以非人为方式介入。

当战舰返回码头后,技术人员在声纳系统外壳上发现了一道长达1.2公尺的巨大划痕,切口深邃,甚至卡着几枚仿佛牙齿的残骸。经海军生物学家FG Wood检视后,确认那不是鲨鱼、不是鲸鱼,甚至不是任何已知鱼类的牙齿,而是鱿鱼吸盘上的爪状结构。

问题随即浮现,这些爪子所属的鱿鱼,体型竟然可能是已知最大鱿鱼的三倍。科学文献中记载,抹香鲸会与深海巨型鱿鱼搏斗,它们身上的抓痕与斯坦号的损伤如出一辙,因此有人推论,那只鱿鱼可能误将军舰视为其老对手。

若这推论属实,这场“交战”并非因国仇家恨,而是一场来自误会的冲突,一场生物本能与钢铁科技之间的误会。

越战阴影下的深海疑云

另一场海中异战,则发生在1960年代初的越战海域。美国海军军舰“马多克斯号驱逐舰DD-731”曾与北越鱼雷艇交火,据说当晚共射出380枚炮弹与数枚深水炸弹,空中支援更严阵以待,然而战后回顾,令人惊愕的不是战果,而是根本没有人看见任何敌舰。

这起事件长期被视为情报错误或雷达故障,直到1966年,一位曾在场的声纳工程师向生物学家托德‧纽贝里透露了另一种可能。工程师回忆,那晚声纳上出现的“鱼雷”,行为模式十分古怪,不但快速变向,甚至似乎具有某种“意志”。

纽贝里提出了一个震撼理论:那些不是武器,而是“火体虫”(pyrosome)。这种生物如同巨型的透明管状水母,由数千个微型生物组成,最长可达18公尺,会在水中发出明亮蓝光。在夜间,它们仿佛是一条条漂浮的萤光鱼雷,既能误导声纳,又可能让视觉侦测人员误判。这些幽光游动的“生物鱼雷”,或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场战争的误触导火线。

人类总以为科技是理解世界的唯一工具,军事武力是海上秩序的最高保障。但这些惊奇故事告诉我们,海洋不仅是疆域的延伸,更是一个仍被神秘主宰的领域。在那无光之深处,潜伏的不只是敌军舰艇,还有我们未能认识的生命与自然本能。



责任编辑:水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