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一架国产瑞源无人机在台湾南部屏东空军基地的一次军事演习中进行最后降落。(图片来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5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科院)近日遭披露无人机专用通讯设备,长期使用中国制零件,包含腾云无人机等重点研发项目都因此受到冲击。中科院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查证属实后立刻停止相关采购,并采取三防护措施,严格贯彻国防部完全排除红色供应链要求。
根据汇流新闻网报导,中科院表示,中国制无人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故在研发阶段,经安全审查后,不排除对可以获得成品,迳行研析以求得突破其优势;在量产阶段,为了贯彻国防部100%的排红要求,将会增加采购数量10%,提高破坏性检验的抽样比例,以吓阻供应商投机心态。此外,建立陆制品查核举报奖励机制。
中科院表示,针对查获内含中国制品且交货期较长进口品项,除了要求依合约改善期限更换之外,并主动推荐国内可采用的合格替换品,甚至是协助外商在台湾寻求具有技术能力的优良厂商在地生产,来确保后续无人机系统完全排除红色供应链,加速供应链整合及韧性。
中科院表示,本案惩处是因航空所在研发过程中,没有经院部核准即迳行购入中制品进行研究,因此对时任航空所所长及计划主持人进行惩处;针对媒体报导,指称郭姓员工为提案采购人员,在行政调查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不法,因此不予处分。
中科院说明,除了协助国外厂商在地生产,中科院也加入台湾无人机产业技术整合协会,跟国内产业合作,协助整合其他无人机零组件厂商,一同开发降低成本、扩大应用。
国民党立委马文君表示,该案早在107年就已经被她踢爆,但中科院现在才提出处置作为;至于中科院针对时任航空所所长及计划主持人办理惩处,她也质疑“处理对象是对的吗?负责国防科技及主要武器装备研究发展的三所(电子系统)也应调查。”
另据中央社报导,针对媒体报导中科院无人机零件疑似来自中国,国安局长蔡明彦今天表示,针对科技安全的议题,国安局已有成立专案小组,以了解政府各单位是否涉及资安问题。针对中科院的个案,国安局将进一步了解相关状况,之后再向外界做比较详细的说明。
针对国产无人机使用中国制零件一事,专家指出,一旦国产无人机使用中国的通讯零组件,无人机的位置传回的影像画面就可能遭到泄漏。
消息一出,网友留言指出:“这些舔人民币的厂商就都把它赶出无人机国家队!公布公司名字让台湾人民知道哪些是红商。”、“清查涉案人(含三等亲)是否跟中共是否有通联?”、“都告知不能用了还无视继续使用,这个就间谍行为,还只有惩处,应该直接抓起来吧!”
针对朝野立委关注,国造无人机使用中制网络芯片,国防部长顾立雄14日做出回应。他表示,国防部“国军采购禁用大陆地区、香港、澳门产品认定及履约验收作业指导”,从查厂、进口文件及产地证明,到验收时进行破坏性检验等均有规定。
顾立雄强调,无人机是采取“全机非红”,不论是产地、品牌、内部元件等,均不可使用中国制。
据自由时报报导,军事粉专“Taiwan Adiz”近日披露,国军训练使用的“红火蚁靶机”在一次精准射击训练后,从残骸中发现一些尚未被烧毁的电子零件,其中“电源高压板”是中国制,另一项“RF接收机”虽然是标示台湾制造,但撕下芯片贴纸后,惊现同样来自中国的芯片,而这些零件在购物网站上均可轻易查询比对。已经确认,均属于中国制。
“Taiwan Adiz”质疑,这些中国制零件成本低,但却以高价位提供给国军,且“红火蚁靶机”属于国军精准射击训练的重要装备,供应链安全直接影响了国防自主性。其实,早在6年前,“舰载尖兵无人机”就因为涉及使用中国制零件而喊停,近期的“锐鸢二型”及“腾云二型”无人机也相继遭爆出使用中国制的通讯模组及SD记忆卡装置,引发关注。
“Taiwan Adiz”指出,中国制零件价格低廉且容易取得,进而让部分厂商为了降低成本选择铤而走险,不仅增加了国安疑虑,更可能让敌对势力透过程式渗透台湾的国防系统。呼吁国军正视这个问题,建立更严格零件来源审查制度,并加速跟国内供应商合作,自主研发关键零组件,这样才能真正守住国防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