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注意啦!面对“三类茶”,必须提高警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许多家庭中,喝茶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最近一项针对大脑健康的研究却引发关注:某些错误的喝茶习惯,不但可能无益健康,甚至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这是否意味着从此不能喝茶了呢?当然不是。专家强调,关键在于喝对茶、喝对方式。尤其是中老年人,面对以下三类茶,必须提高警觉,避免让健康受损。
千万不要喝“三类茶”
1、浓茶:神经系统的“隐形杀手”
很多老人觉得“茶越浓越够味”,但浓茶里的咖啡因和茶碱超标,可能带来3个隐患: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进而引发睡眠障碍、心悸、头晕,甚至影响记忆与认知功能,对年长者尤其不利。
建议:每壶茶放3~5克茶叶即可,茶汤以淡黄或清澈透亮为佳。切忌泡出深色如“酱油汤”的浓茶。
2、隔夜茶:毒如蛇,细菌的“培养皿”
“隔夜荼毒如蛇”不是谣言!茶水放置超过8小时,问题就来了:茶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常温下放置超过8小时,很容易滋生细菌与霉菌,特别是炎热或潮湿环境下,更是微生物繁殖的温床。
建议:泡好的茶应在2小时内喝完。若需携带出门,可用保温杯保温,但建议在4小时内饮用完毕,避免细菌滋生。
3、烫茶:食道和脑细胞的“双重打击”
“趁热喝”的传统观念该改改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将65℃以上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对老人还有额外风险:尤其是对食道黏膜伤害极大,长期可能提高食道癌风险。对于老年人而言,频繁饮用过烫的茶,也可能对脑细胞造成潜在影响。
建议:倒好茶后稍微放凉,用手背测试温度,不烫皮肤再喝。最佳饮用温度为50~60℃,既安全又保留茶香。
健康喝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健康喝茶的“三方法”
避开上述3种茶的同时,可以这样喝:
1、选对品种:绿茶(富含儿茶素)和乌龙茶(促进代谢)更适合老年人。
2、搭配饮用:加两片柠檬或陈皮,提升抗氧化能力。
3、控制时间:下午4点后不喝茶,避免影响睡眠。
结语
喝茶本身不是坏事,关键在于选对茶、掌握好时机与方式。若家中老人长期有浓茶或不当饮茶习惯,也建议定期做脑部健康筛查,及早了解状况,才能更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温馨提示:本文中的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或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者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