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图片来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查理·芒格。(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现在世界变得愈发复杂和动荡。银行危机、地缘冲突、技术变革、气候极端……面对多难的现实,被誉为“投资界双子星”的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多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舞台上不断发出他们的警告。除了对金融体系和全球风险的关注,他们对于美国本身的未来以及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物马斯克也发出过预警。
金融系统: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
2023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93岁的巴菲特和99岁的芒格面对动荡的银行业和动摇的金融信心,毫不避讳地发出警讯。巴菲特明确指出,硅谷银行倒闭后,监管机构必须全额保障储户利益,否则“一旦储户无法全额获得资金,将给美国甚至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性后果”。他强调,在系统性危机前轻举妄动,可能引爆信心坍塌的连锁反应。
地缘冲突:大国对抗是“愚蠢的”
在中美关系不断升温为紧张对峙的背景下,芒格一语中的:“美国和中国发生冲突是很愚蠢的。”两位老人都认为,大国对抗不仅损害全球供应链和市场信心,最终还会让各自国内民众承担不必要的代价。他们反复强调,和平与合作远比你输我赢更符合全球利益。
经济与周期:“好日子可能到头了”
“过去几个月的波动,也许是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期间,巴菲特坦言,面对通胀高企、银行爆雷、政府债务屡创新高,长期经济繁荣面临明显挑战。他和芒格二人不约而同告诫:“好日子未必还能持续下去。”他们提醒投资者和管理层,不要对增长和回报盲目乐观,对眼前的繁荣持严肃的风险意识。
巴菲特对马斯克的预言:技术狂热背后的风险
在巴菲特看来,马斯克用华丽的技术愿景掩盖脆弱的商业基础。(图片来源: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巴菲特对埃隆.马斯克的看法相对冷淡甚至带有批评,这种态度在他对其他企业家的评价中极为罕见。他曾表示,马斯克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但这种表面的赞誉背后,隐藏着对整个技术狂热时代的深度忧虑。
巴菲特认为,马斯克在公开场合常常夸大其词,甚至"高估了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批评马斯克在企业经营和资本市场上采取了高风险策略,这与巴菲特一贯倡导的稳健、理性投资理念背道而驰。在巴菲特看来,马斯克代表了当代美国商业文化中最危险的一面:用华丽的技术愿景掩盖脆弱的商业基础。
对特斯拉商业模式的致命预警
巴菲特对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和长期盈利能力表达了根本性质疑。他指出,汽车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资本密集且利润率低的行业,特斯拉的高估值和马斯克的激进扩张策略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这种风险不仅仅是财务层面的,更是结构性的。巴菲特警告,依赖个人魅力和高风险创新的公司,往往在创始人离开或市场环境变化时面临崩溃。他更倾向于投资那些具备"护城河"、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而不是那些依靠不断融资和概念炒作维持运营的公司。
对马斯克效应的深层担忧
巴菲特的担忧不仅仅针对马斯克个人,更是对整个“马斯克效应”的深度质疑。他认为,当前市场对技术创新的盲目崇拜,正在创造一个比2000年网际网络泡沫更加危险的投机环境。
马斯克的多个项目——从特斯拉到SpaceX,从Neuralink到X(原推特)——都需要巨额资本投入,但盈利模式仍然不明确。巴菲特警告,这种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在资本市场收紧时将面临灾难性后果。当投资者情绪转变时,这些高估值的科技神话将首先崩塌。
对人工智能狂热的预言性警告
巴菲特将人工智能比作原子弹,这个比喻部分针对马斯克等技术领袖对AI的过度推崇。他警告,马斯克等人将AI描绘为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实际上"世界已经将精灵从瓶子里放出来了",而我们"没有办法掌控它"。
特别是在马斯克推动的xAI项目和他对"通用人工智能"的狂热追求中,巴菲特看到了巨大的社会风险。他预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导致大规模失业,而马斯克等技术精英却在为此推波助澜,完全忽视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已经去世的芒格曾直接警告,科技变革也可能引爆新的“黑天鹅”灾难。两人都在暗示:技术进步虽令人鼓舞,但社会的脆弱性和风险同样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