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近日边境炮火连天,美国总统川普深夜亲自出马,打破沉寂,紧急致电泰国与柬埔寨领导人,以“贸易中止”为筹码,强势介入两国持续四天的边境冲突。图为2025年7月26日,因泰国和柬埔寨持续冲突而流离失所的撤离人员在泰国边境省份四色菊府的一座佛教寺庙内的临时疏散中心休息。金边国防部7月26日表示,柬埔寨与泰国冲突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3人,超过35000人被迫逃离家园。(图片来源:LILLIAN SUWANRUMPHA/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27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东南亚近日边境炮火连天,美国总统川普深夜亲自出马,打破沉寂,紧急致电泰国与柬埔寨领导人,以“贸易中止”为筹码,强势介入两国持续四天的边境冲突。尽管双方高层在他的压力下释出停火善意,前线炮火却依旧未歇,死伤与难民人数持续攀升。川普这一深夜外交手腕,不仅让国际社会目光聚焦泰柬危机,也再次展现了美国以经济实力主导地区和平谈判的外交新风格。
川普深夜出手调停泰柬边境危机:贸易施压下的和平与炮火
2025年7月下旬,泰国与柬埔寨两国的边境地区再次陷入严重军事对峙,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受瞩目的安全危机。自7月23日以来,双方连续四天在边境多处爆发激烈炮战,冲突范围涵盖泰国素林府、乌汶府,以及柬埔寨的桑隆镇、Ta Thao和骷髅山地区。这场争端的背后,是长年未解的国界划分、寺庙主权以及历史恩怨。每当两国内部政局不稳,民族主义情绪升高,这一地区的紧张情势就容易升温。
面对冲突快速升级,国际瞩目之下,美国总统川普于7月26日深夜紧急介入调停。川普先后与泰国代理总理普谭(Phumtham Wechayachai)及柬埔寨总理洪马内(Hun Manet)通话,施加巨大外交压力。
川普的立场坚定而直接,他公开表示,若泰柬两国无法立即停火,美国将停止与两国的贸易谈判。“美国不会与交战国家签署任何协议。”这样的表态,对于一向仰赖美国投资及贸易的泰柬而言无异于一记重击。
双方领导人在川普的压力下,纷纷释出停火善意。柬埔寨总理洪马内表示愿意讨论停火协议,并对川普的调停表示欢迎。泰国代理总理普谭也原则上同意启动停火阶段,并请川普协助向柬方传达泰国希望尽快召开双边对话、讨论具体停火措施的意愿。
谈判与炮火并行:前线冲突未止
尽管高层释出善意,前线却仍战云密布。根据法新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导,7月27日凌晨起,双方仍在两座有争议的寺庙附近爆发激烈交火。泰军副发言人指控,柬军于凌晨四时率先炮击泰国边境据点,双方随即展开攻防。
泰方说法:泰国陆军表示,只要停火协议尚未正式签署,军方有责任捍卫国土,不会主动停火。泰方指责柬军炮击素林府、乌汶府边境战略区域,甚至攻击平民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与安全威胁。
柬方说法:柬埔寨国防部则称,泰军动用重炮与无人机,对Ta Thao、骷髅山等地发动猛烈攻击,甚至派地面步兵试图突破防线。柬方强调所有阵地未被突破,并指控泰军威胁当地居民安全。
法新社记者在柬埔寨桑隆镇报导,从清晨开始便能听见频繁炮火声,当地距边境冲突区约20公里。
人道灾难浮现:死伤和难民潮急剧扩大
这场军事冲突已迅速演变为严重人道危机。截至27日,已造成至少33人死亡、超过20万人流离失所。
其中,约10万名在泰国工作的柬埔寨公民于27日上午紧急撤回柬埔寨,经马德望省东国际口岸入境。这批返国民众多为农业、临时工及建筑业劳动力,他们的突然撤离,对柬埔寨边境地区的社会安全及经济造成巨大压力,也让泰国劳动市场出现人力缺口。
此外,边境地区的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多次受损,大量平民被迫弃家避难。国际红十字会与联合国难民署已紧急呼吁双方立即停火,为人道救援开辟通道。
川普此次以经贸利益作为外交杠杆,短期内确实让双方高层愿意坐上谈判桌。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东南亚专家波林(Gregory Poling)分析道,若川普能成功协调停火,对地区和平将是正面发展。
区域与国际格局:东协调停能力受考验
这场危机不仅是泰柬两国的双边冲突,更是对东协(ASEAN)区域安全治理能力的检验。尽管东协呼吁双方克制,但未能提出具体调停方案,反而让美国这一大国得以直接介入,左右地区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泰柬两国均有大量投资和战略利益。美国此次强势介入,部分分析认为是美中在东南亚角力的又一回合。未来若中国选择公开表态或介入协商,局势恐将更为复杂。
国内政治与民族主义压力
对泰国而言,正值政局动荡,新旧政府交接之际,代理总理普谭(Phumtham)的领导与决策能力正受到考验。军方强硬回应柬埔寨军事行动,能否获得国内支持,将影响政府稳定与国际形象。
对柬埔寨总理洪马内来说,民族主义压力同样巨大。虽然他对外展示和谈意愿,若在主权争议上让步,极易被国内政敌或民粹势力攻击。此次大批劳工返国,也考验政府的社会安置能力和经济韧性。
和平展望:停火能否落实?
即便美国总统川普高调介入,双方高层释出善意,但只要停火协议未正式签署,前线炮火就难以完全停歇。双方互信基础薄弱,军事指挥层级多且分散,前线小规模误判或擦枪走火,随时可能让冲突再度升级。
大量难民潮和人道灾难,势必促使国际社会进一步施压,敦促双方进行实质谈判。然而,根据过往经验,即使达成停火协议,边界小规模摩擦仍可能持续,和平之路并不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