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关系迎来关键时刻,第三轮经贸谈判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进入第二天。在7月28日长达5小时的首轮谈判后,今日的会谈被视为决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能否延长的最后机会。芬太尼关税争端、产能过剩问题及高科技出口管制成为今日谈判的焦点议题,市场普遍预期双方可望将关税休战期再延长90天。图为2025年7月29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中)抵达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政府所在地罗森巴德,正值中美贸易谈判第二天之际。面对唐纳德·川普总统的全球关税战,世界两大经济体正寻求延续脆弱的贸易休战。(图片来源:FREDRIK SANDBERG/TT News Agency/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29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美中贸易关系今(29)日迎来关键时刻,第三轮经贸谈判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进入第二天。在昨日长达5小时的首轮谈判后,今日的会谈被视为决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能否延长的最后机会。芬太尼关税争端、产能过剩问题及高科技出口管制成为今日谈判的焦点议题,市场普遍预期双方可望将关税休战期再延长90天。
此次谈判不仅关乎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更将为今年稍晚可能的川习会晤奠定基础。在川普已与欧盟、日本等多国达成贸易协议的背景下,今日的中美谈判结果将对全球经济与供应链稳定产生决定性影响。
今日谈判成全球经济晴雨表
美中第三轮经贸谈判今日(7月2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入第二天,全球市场高度关注这场攸关世界经济命运的会谈是否能取得突破。昨日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史考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率领的双方代表团进行了长达五小时的首轮谈判,双方并未对外透露具体进展,但今日的会谈将是决定美中贸易休战期能否延长的关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发出警告,若美中谈判失败,双方重回三位数高关税对峙局面,将严重拖累全球经济成长率下滑0.8个百分点。多位国际经济学家也警告,若协议无法达成,全球供应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动荡,这也是为何今日的谈判备受关注。
四大核心议题主导今日谈判走向
据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透露,今日会谈将聚焦四个关键议题,这些议题的解决程度将直接影响最终协议的达成与否:
1. 芬太尼关税争端
芬太尼关税问题成为本轮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美国目前对中国实施的20%芬太尼相关关税一直是中方极力反对的措施。中国代表团今日将对美方施加更大压力,要求美国取消或大幅降低这项被北京视为“不公平”的关税。
北京方面于6月底已释出善意,宣布将两种制作芬太尼的原料纳入加强管制范围,但美方认为中国在打击芬太尼流入美国的努力仍不足。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在昨日谈判后暗示,美国对中国近期在芬太尼问题上的行动“不够满意”。
顾问公司Teneo的分析师吴佳柏表示:“尽管完全取消20%芬太尼关税的可能性很小,但双方可能就此问题达成一个阶段性共识,为后续谈判留出空间。”
2.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美方将在今日谈判中继续向中方表达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美国认为,中国政府对钢铁、电动车、太阳能等产业的大量补贴已导致全球市场扭曲,对美国及其他国家产业造成不公平竞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昨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反驳这一指责,称“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于创新和完整的产业链,而非所谓政府补贴。”
今日谈判将试图就产能过剩问题寻找共识,华府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分析师欧德曼(Chad Bown)预测:“双方可能会设立一个针对产能过剩的专门工作小组,这将是个积极信号。”
3. 高科技出口管制
中国代表团今日将继续寻求美方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特别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作为善意表示,北京已放宽了稀土磁铁的出口限制,而美方也已批准中国企业购买辉达(NVIDIA)的H20半导体芯片,显示双方在高科技领域有意寻求突破。
今日的谈判将探讨进一步扩大这类合作的可能性,尤其在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
4. 关税休战期延长与税率水平确定
最受瞩目的议题仍是关税休战期的延长。多方消息来源一致认为,今日谈判很可能会将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再延长90天,这将为双方提供更多时间继续深入协商。
贝森特上周在接受彭博电视台专访时已表示,美方正考虑以“90天为单位”的方式延长现行协议。同时,最终关税水平也是今日谈判的焦点。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水平最终可能落在15%至20%区间,类似于美国与日本、欧盟等经济体达成的税率水平。
谈判结果将为川习会铺路
今日谈判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可能的川习会晤奠定基础。消息人士透露,若谈判顺利,川普与习近平可能会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初举行的某个国际高峰会上会面。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副所长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这场会谈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替川普和习近平在秋天会面奠定基础。北京可能会坚持先有充足的准备,才会同意举办领袖会面。”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会长谭森(Sean Stein)则认为,今日的谈判气氛将显示出两国是否已准备好推进更高层级的对话。“任何真正的协议都是取决于领袖会议,今天的谈判将透露出双方是否有共同的政治意愿。”
美中谈判影响全球贸易版图
美中贸易谈判的背景是川普政府近期已与多个经济体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过去一周,美国已分别与欧盟及日本达成协议,这两个经济体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15%的新关税税率。韩国和台湾等国也正与美国积极协商。
这种多方位谈判显示出川普政府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通过双边协议取代多边贸易体系,而美中关系则是这一重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昨日对媒体表示:“坦白说,我们在与欧盟、日本以及许多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后,是带着优势来见面的。我们定期与他们会面来处理这些问题,我认为这本身就为谈判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商界反应积极 但仍存担忧
全球商界对今日谈判寄予厚望。多家跨国公司高管表示,美中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将有助于降低营运成本、稳定供应链并提振市场信心。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全球贸易主管施密特(Michael Schmitt)表示:“对全球企业来说,美中关系的稳定对未来投资规划至关重要。今天的谈判如能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
然而,也有分析师警告,即使今日谈判达成延长休战期的协议,更为根本的结构性问题仍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经济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指出:“目前双方的谈判目标仅仅是让双边关系回到可进一步协商的轨道。深层次的分歧依然存在,需要长期对话才能解决。”
IMF警告贸易战升级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日谈判的结果尤为关注。IMF已多次警告,若美中贸易战重燃,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严重后果。
目前的临时协议有效期至8月12日,若今日谈判无法达成延长共识,双方将重新回到145%与125%的高关税对峙局面。IMF预测,这将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复苏造成重大冲击,全球经济成长率可能因此下滑0.8个百分点。
多位经济学家也警告,贸易战再度升级不仅会影响美中两国,还将通过供应链中断、成本上升和市场动荡等多种渠道波及全球,尤其是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亚洲和欧洲经济体。
中方立场与今日谈判前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昨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在经贸问题上立场一贯明确,盼透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对于美欧近日达成的贸易协议被欧方形容为“并不理想,但已是最佳可能方案”,有媒体询问中国是否也会接受类似的“次佳协议”?中方未正面回应,但强调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的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综合多方分析,今日谈判虽难达成全面突破,但双方有望就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达成共识,并可能在芬太尼关税、产能过剩等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为后续更全面的谈判创造条件。这也将为今年稍晚可能举行的川习会晤铺平道路,全球市场将密切关注今日谈判的最终结果。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